中新網上海4月8日電 (記者 陳靜)當下,作為侵害公民財產權利最嚴重的案件種類,電信詐騙犯罪已成中國“城市公害”。上海警方8日透露,當下,電信詐騙犯罪手段不斷翻新;今年1到2月份,警方接報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高達7132.1萬元。警方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電信詐騙犯罪的防范和打擊力度。
上海警方當日披露了一組電信詐騙案件的相關數據:2014年,申城共偵破電信詐騙案件2840起;抓獲1221名犯罪嫌疑人;2015年1月1日至2月25日,上海警方偵破電信詐騙案件20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8名。上海警方表示,無論是破案數,還是抓獲犯罪嫌疑人數、打擊數都在提升;但是,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形勢依然嚴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陸民表示,2015年警方將多策并舉,進一步加大對電信詐騙犯罪的防范和打擊力度。
警方透露,在今年1月1日至2月25日期間,上海警方接報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高達7132.1萬元。警方披露了多起電信詐騙案件的案情,其中包括兩起涉外案件。一起案件中,被害人是一名外籍華裔人士,她從2014年10月9日接到犯罪分子電話起,到2015年2月4日,轉賬50萬人民幣元、411萬美元。另一起案件被害人是中國香港籍,她從2014年8月22日至2015年1月20日,陸續轉賬1482萬元。
為什么電信詐騙案件始終高發?陸民告訴記者,電信詐騙的方式、手段一直在“進化”。據悉,從2003年起至今的12年,電信詐騙的手段隨著通訊習慣和金融支付手段多樣化不斷翻新。目前,電信詐騙最新手段是利用移動客戶端。
警方坦言,目前,對電信詐騙的打擊、防范宣傳滯后。接到報案,按照法律規定啟動立案偵查程序,開展相關工作的時候,錢已經被轉到了境外;當警方把一種電信詐騙的手段宣傳得相對普及時,犯罪分子的手段已變換了花樣。
陸民稱,從去年起,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公安局局長白少康多次召集相關部門,從電信詐騙犯罪涉及的前端、中端、末端入手,細致謀劃長效機制,形成了上海防范和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特有的工作模式。除了警方成立防范和打擊電信詐騙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警方與申城16家部門機構攜手合作,密切溝通,健全、完善防范機制外,警方還把防范宣傳前置。據了解,近期,警方在申城3.2萬個公交、地鐵、商務樓“移動頻點”、300余個大型戶外LED顯示屏滾動播放專題宣傳片,在3000余個銀行網點,利用電子門楣播放防范電信詐騙宣傳標語。在技術防范方面,警方加強同申城通管局、國家互聯網中心上海分中心等部門的協作,通過科技手段全力防堵通信漏洞,堵截電信詐騙違法犯罪。
警方透露,案件發生過程中的勸阻也“功勞不小”。據統計,2014年,上海成功勸阻電信詐騙違法犯罪4539起,避免民眾經濟損失20827.3萬元;2015年1月,申城警方會同此間各商業銀行共防阻電訊網絡詐騙案件313起,避免民眾經濟損失人民幣1403萬元。據悉,警方還加強“灰名單”防阻。2015年以來,警方梳理電信詐騙案件涉案賬戶,并將賬戶信息發送至相關商業銀行,開展防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