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侍者的阿難,雖然不像舍利弗和目犍連那么活躍進取,但也不像大迦葉的保守傳統,他的溫和友愛、與人為善、樂于助人的隨喜性格,不論在家、出家,甚至外道,都曾受到他的感召。當佛陀即將入滅前,還沒有證悟的阿難比其他弟子更加傷心,佛陀特別為他開示無常之理,并對大眾宣揚阿難溫和善良的天性,贊美他聽聞大法不忘的福德
佛陀涅槃后,大迦葉主持經典結集,阿難雖是多聞,但是尚未證悟,因此被擯斥在結集的石窟外。大迦葉以長老身份教育阿難,數落阿難種種過失,以激勵阿難奮發向上。終于在結集前半夜,阿難開悟證果,進入窟內,參與結集。阿難被大眾推上獅子座,開始誦出:“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阿難將記憶中的大法完整背誦出來,所有在座的大比丘如同再一次接受佛陀的教誡一般,為之感動萬分。
最初的經典《阿含經》,就這樣結集與流傳在世間。多聞的阿難,對佛法的流傳與貢獻無可替代。(文/圖 集雅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