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我黨自創立之初,就把根植于民、服務于民、造福于民作為我黨立黨之本,執政之基。我們政法隊伍的每名黨員干部在任何時候都要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認識到群眾工作是我們干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大眾的角度去思考、去工作、去努力,體諒百姓疾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要堅決杜絕只謀人不謀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不良現象。同時,應珍惜組織給予個人的舞臺,把群眾的事辦好,把百姓的冷暖掛在心頭。“衙齋臥聽瀟瀟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清代詩人鄭燮(xie)在他的《墨竹圖題詩》中描述了封建官吏對民間百姓的疾苦都能時刻記掛在心上,何況我們共產黨人?
二是要始終帶著感情去做群眾工作。政法機關的工作宗旨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重,以最廣大人民利益為念,切實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捍衛者的職責使命。要不斷強化依法執法意識,帶著深厚的感情去執法,要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措施落實到每一個執法環節,在工作中緊緊抓住維護群眾利益這個根本點,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入手,從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做起,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好事,最大限度地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努力讓群眾的安全感更強一些,幸福指數更高一些,努力通過群眾滿意達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用真情感動群眾,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群眾工作的核心是利益問題,面對利益之爭引發的矛盾,政法干部要俯下身子,特別是對社會弱勢群體,要體現在關注民生小事上,要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不只是等群眾上門,身子往下沉,真正深入到基層,深入到群眾中,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辦,傾聽群眾呼聲,準確掌握群眾所急所盼,主動地幫助群眾克服困難,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拉近和群眾的距離。
三是要創新工作方法。習近平同志強調指出:“要群眾信任,絕不僅僅靠權力,更重要的是靠你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你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本領。”我們要牢牢把握創新群眾工作方法這個著力點,加強群眾工作理論方法的學習,要學會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有的放矢地開展群眾工作,尤其要學會用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做群眾工作,不斷提高群眾工作理論水平。要善于在與群眾打交道中鍛煉自己,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中提高本領,在實踐中打牢群眾工作的基本功。作為政法干部,要積極主動地下基層,珍惜每一次同群眾交往的機會,充分發揮政法干部作為黨的政策的宣傳員,人民群眾的服務員,社會矛盾的調解員的作用,通過宣傳、組織、服務、教育群眾,提高人民群眾的治安防范和平安創建意識,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維護社會治安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
四是要撲下身子干實事。踐行黨的路線更多地體現在平凡事情上,并不轟轟烈烈,卻直接影響群眾的利益、群眾的情緒、群眾的評判。這就要求我們靜下心來,端正態度,提高覺悟,從細微之處做起,把點滴小事做好,把為人民服務落到實處。“大事不出鎮,小事不出村”是化解各項矛盾的宗旨,作為政法干部更應該深入基層、了解民情、聽取民生、反映民意、確實為民辦實事,同時要換位思考,知道群眾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依靠群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加強紅袖章隊伍建設,進一步發揮治保會、調委會作用,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推進新型打防控網絡建設,在關愛留守婦女兒童和空巢老人,刑釋解教人員等特殊群體管理服務工作等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可以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