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雷亞軍)每個忙碌的早晨或午后,當你端起用套著塑料袋看似干凈的碗碟盛放的熱氣騰騰的包子或餛飩等美食享受時,卻忽略了面前這份美食背后隱藏的危害。日前,臺灣地區公布約38%的塑膠包裝食品驗出微量塑化劑,“塑化劑”一詞再次引起關注。塑化劑(DEHP)是指“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種有毒的化工業用塑料軟化劑,屬無色、無味液體,添加后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常作為沙發、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屬于工業添加劑。塑化劑廣泛分布于各種食物內,其毒性遠高于三聚氰胺,在體內必須停留一段時間才會排出。研究表明,鄰苯二甲酸酯在人體和動物體內發揮著類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擾內分泌,是造成男子生殖問題和促使女性性早熟的“罪魁禍首”,長期大量攝入可導致肝癌。在我國,已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塑化劑(鄰笨二甲酸值類物質)。
專家介紹,用塑料制品直接盛裝熱的食物,如剛出籠的包子、剛出鍋的油條、熱豆漿和熱湯粥等,均可導致塑化劑遷移,殘留至食品中,長期食用這些受污染的食品,會造成塑化劑慢性中毒,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目前,餐飲市場有一些經營戶為降低成本,在餐飲用具上套裝塑料袋,致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食用塑化劑,給人們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危害。在此呼吁廣大市民,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請自覺抵制餐飲用具套袋行為,防止塑化劑慢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