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議與思考
?。ㄒ唬┘哟笮麄髁Χ?,實現基層法治文化建設常態化。健全法治宣傳機制。切實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把普法工作成效納入黨委政府核心工作考核范疇,同部署、同量化、同考評、同獎懲。創新法治宣傳形式。通過編寫通俗易懂的法律讀本,組織法治文藝演出,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創建普法宣傳陣地,開設農民(居民)法治學校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法律送到群眾手中。壯大法治宣傳隊伍??刹扇≌徺I法律服務、出臺政策扶持等方式,在農村和社區一線培育一批農民(居民)法治宣傳隊伍,在農村(社區)兩委干部、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人員、廣大青少年、留守人員五類人群中遴選、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
?。ǘ┩七M依法自治,實現基層民主法治建設規范化。引導基層依法自治。把加強基層依法自治作為基層治理法治化的重要任務,在經費使用和人才引進上給予傾斜。可由縣級政府制定出臺規范村(社區)組織職責、工作運行程序和工作制度實施辦法,推動依法治村、按章辦事。充分發揮堡壘作用。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把握方向、模范帶頭、協調各方的戰斗堡壘作用,選好配強基層組織領頭人,引領基層工作依法開展。打造法治示范單位。及時總結和推廣基層民主法治創建示范單位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發揮法治創建示范單位的示范帶頭作用,為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樹立標桿。
(三)健全服務體系,實現基層法律服務供給多元化。健全法律服務平臺。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通過設立村(居)“司法工作站”,吸收村(居)兩委會成員、人民調解員、法律顧問和社會志愿者等力量,加快健全村(社區)一級法律服務網絡平臺,盡快形成法律服務中心、站、室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依法維護合法權益,達到村(居)治安秩序良好,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加快服務隊伍建設。通過三官一律進社區、基層公開招錄、上級下派掛職、政府購買公益性服務等方式,充實基層法治工作者隊伍。
?。ㄋ模┙∪ぷ鳈C制,實現基層矛盾糾紛調處法治化。積極打造和完善信訪、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互銜接的“大調解”工作體系。選優配強調解工作隊伍,落實好人民調解以案定補、以案代補政策及人民調解員工作津補貼,激發調解隊伍工作積極性,促進調解組織作用發揮。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成立以政府購買服務模式運作的醫療糾紛、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專業性調解組織,對相關糾紛的調查、評估和調解提供專業技術咨詢服務。
?。ㄎ澹娀ㄖ伪O督,實現基層依法治理工作透明化。充分發揮村級民主監督中各方面的監督力量,尤其是發揮好村民、村民代表及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力量,建立監督機制,加強對包括集體財產的管理使用、財務收支、生產經營和建設項目的發包管理、集體債權債務等方面的監督,確?;鶎尤罕娔苤苯有惺姑裰鳈嗬?。探索建立村務工作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對拒不推行民主管理或在推行過程中弄虛作假、侵犯群眾權益的村干部,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有權追究其責任。(作者系市司法局法治宣傳科科長、市政府辦綜合八科副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