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訊(郭民成)
在鎮(辦)全面推行“五項制度”,是把脈基層工作現狀,鞏固提高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重大舉措,是進一步深化作風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有效手段,是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一把金鑰匙,必將有力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民情日記記出社情民意。鎮辦干部堅持每天詳實記錄民情日記,才能準確把握老百姓的心聲和訴求。以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干部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建立健全“民情日記”匯報、反饋、審閱等日常管理制度,定期對民情日記進行檢查、批閱和評價,倒逼干部認真傾聽和記錄群眾所思、所想、所盼,零距離感受群眾心聲,使民情日記制度成為反映群眾心聲的“晴雨表”。
掛牌上崗掛出干部新形象。干部掛牌上崗,既能規范一個單位的工作秩序,更能簡潔明了地讓老百姓認清、認準干部。干部在崗位工作和外出執行公務期間,佩戴胸牌,上面有照片、姓名、職務和電話號碼,主動亮明身份,一下子讓群眾省去了“找不見人、對不上號,跑錯地方”的麻煩。同時,也能讓干部牢記自己的身份和責任,便于群眾監督,有力地促進了干部自覺履職盡責,為民服務,使掛牌上崗制度成為群眾辦事的“指路牌”。
干部去向公示示出群眾方便。干部崗位去向公示體現出干部整體工作狀態,讓群眾少跑冤枉路、少敲陌生門,少看陌生臉,該稍等的時候稍等,該改日再辦的改日再辦,避免了一些沒必要的磨擦和怨言。不僅給前來辦事的群眾提供方便,而且有助于群眾監督,杜絕辦事“踢皮球”現象,方便群眾辦事,提高的是效能,贏得的是掌聲,樹立的是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使干部去向公示制度成為干部動態的“定位儀”。
民事代辦代出群眾感情。民事代辦必須方便群眾、服務群眾。鎮村采取坐班代辦、上門代辦、流動代辦、預約代辦、網絡代辦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方便群眾辦事。同時,實行首問負責、服務承諾、限時辦結、定期回訪、評價考核等制度,提高代辦服務質量,最大限度的幫助群眾解決辦事難題,以優質高效代辦羸得群眾稱贊,使民事代辦制度成為融洽干群關系的“粘合劑”。
當日接訪接出和諧穩定。接訪工作是基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鎮村要按照“六有”標準建立專門信訪接待室,每天由一名領導座班接訪,實行首問負責制,做到當日信訪當日及時調處,當天不能辦結的必須在規定時限辦理回復,讓矛盾糾紛不過夜、不積壓、不出鎮,確保一方和諧穩定,使當日接訪制度成為平安和諧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