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邢靜 云濤)時下,又到了年終考核之際。一些干部對經濟發展指標的考核高度重視,但對環保考核指標的硬性要求頗有怨言。
習總書記說:“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我們發展的關鍵在找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契合點,尤其是商洛這樣一個還有1/3左右的貧困人口,經濟在全省排位靠后,要跟進全省、全國發展步伐,實現區域協調發展,讓全市人民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不僅要堅持經濟上的快速發展,更要加強環保指標要求,使兩者的高度吻合成為社會發展的新常態。
2014年我市緊緊瞄準“國省約束性考核、環境質量、重點環保工作”三大目標,著力實施“治污碧水、降霾護藍、農村清潔、生態修復”四大工程,創新的“推進丹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機制”被全面推廣;全年良好以上天數已達350天以上,其中一級占60%以上;率先在全省實行了農村清潔工程全覆蓋,這些都得益于全市上下對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但我們的空氣質量和過去比,和國外先進地區相比尚有很大差距,2014年全市遭遇幾十年未見的特大干旱,十余天的較差空氣質量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建設“美麗商洛、和諧商洛、幸福商洛”是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的響亮口號。在年終考核的關鍵時期,真正將美麗鄉村建設、霧霾治理等環保指標落在實處,堅決杜絕任何以犧牲環境、人民健康等為代價的“GDP”,從根本上消除唯GDP的問題,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