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王丹輝
群眾信任是一種資本。“得民心者得天下”,這里的“民心”,指的就是群眾的思想感受和政治態度。一首《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井岡山唱到北京城,中國共產黨和其領導的革命軍隊靠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對自己嚴格要求,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如果說中國共產黨有靠山,靠的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如果沒有億萬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就不會有黨的輝煌業績和今天的領導地位。
群眾信任是一種期待。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大潮下,一些黨員干部思想滑坡、精神懈怠,消極腐敗、脫離群眾,黨的形象嚴重受損。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正處在克難攻堅的關鍵時期,黨和國家需要一支過硬的干部隊伍,需要群眾的真誠信賴和堅定支持,這是黨的事業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所在,因此,群眾信任成為一種普遍期待,這也是中央用一年多時間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初衷。因為,只有群眾信任,干群齊心協力,黨風持續好轉,才能萬眾一心迎接各種挑戰,化解各種危險,戰勝各種困難。
群眾信任是一種榮譽。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楊善洲、郭秀明、郭明義、蘭輝、沈浩等一大批先進典型之所以讓人崇敬和難忘,就是因為他們心里裝著人民,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面對饑荒,焦裕祿把救命糧送給群眾,自己和家人餓肚子;孔繁森身為地委書記,殫精竭慮、忘我工作,經常為患病的藏胞送醫送藥;楊善洲退休后放棄了去省城享福的機會,自愿進深山建林場,幾十名群眾對他信任有加,堅決追隨;郭秀明、沈浩舍小家為大家,為了全村人的幸福,廢寢忘食,矢志奮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們眼里,群眾的信任與重托,比金錢和所有的物質享受都重要。他們用自己的高風亮節樹起一座座生命的豐碑,留下了永久的記憶。
金獎銀獎,不如百姓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能得到群眾信任,那是一件很驕傲的事,失去群眾信任,也就失去了生命的光彩。群眾信任不僅是個人和集體成就事業的基礎,是一種資本,是一種期待,更是一種榮譽和驕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但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還繼續走在作風建設的路上,還得繼續和群眾打交道,還得繼續接受群眾的指點和評判。只有讓群眾持續信賴,才會創造新的奇跡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