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周銀祥)眼下,已進入冬閑時節,農民朋友的農活相對少了,有更充裕的空閑時間。這段時間正是充電的最佳時節,農民朋友應充分利用好這一時間對本年度的農事進行總結,并認真學習實用技術和他人的致富經驗,提高自身的致富本領,以便在今后大顯身手。
近年來,不少農村都建立了“農家書屋”,里面配有大量的科技圖書及多種報刊,條件好的還配備有電腦設備,農民們可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汲取知識、提高致富本領。但事實上,筆者發現,雖是冬閑時節,目前我市農家書屋卻鮮見農民的身影。
農民朋友把“農閑”變成“農學”,能拓寬農民的致富與就業渠道。只有“富”了腦袋,才會更快地“富”口袋。只有身懷一技之長,不斷地更新知識,掌握致富本領,才能發家致富,才能讓新農村建設更有成效、更有后勁,農民的日子才會越過越紅火,所以,農民朋友很有必要利用冬閑時間,學一些專業技術。其次,農民群眾在農閑時間多讀書,能增長見識,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讓農民成為文明、健康的新理念、新生活方式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成為當前“美麗鄉村”建設中最生動的一景。再次,大多數農民常年忙于農活和其他勞作,很少有時間對自己的知識進行更新換代,而在教育子女方面顯得有心無力,作為現代父母,也應利用這難得的時間學一些新知識,做“知識型”的父母,更好地與子女進行交流,游刃有余地教育下一代。
總之,農民的學習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在于自身的努力,同時也在于政府的宣傳引導。做為農民自身,要有這方面的思想意識,并付諸于行動,珍惜農閑時間,多學知識,作新型農民。政府部門也應加強宣傳引導,利用農閑時間,根據當地農民的需要,有針對性的舉辦一些培訓班,加強農民專業技能的培訓;同時,各級黨員干部要結合正在開展的雙包雙促活動,加強對農民的“輸血”,鼓勵農民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增強“造血”本領,強基固本增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