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記者 賈書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水利建設緊緊圍繞“幸福商洛”建設目標和“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民生水利,狠抓水生態修復治理,不斷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保障城鄉安全飲水,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各項水利工作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提升。投資2305萬元啟動丹江流域綜合治理建設,建設高標準生態堤防1305米。省市重點水源項目洛南張坪水庫累計完成投資10450萬元,壩基地質處理齒墻開挖3.15萬立方米,混凝土墊層澆筑3.5萬立方米,壩基灌漿1.5萬米。省級小水項目、水利重點縣、口糧田及節水灌溉等項目加快實施,全市新修“四田”7.5萬畝,新建和修復機井82眼,新增恢復灌溉面積5萬多畝。全市建成農村飲水工程461處,組建供水協會和供水站180多個,解決了32.4萬人安全飲水問題。
水保生態建設進程加快。丹鳳桃花谷國家級水保科技示范園已于今年3月正式開園,投資1.2億元完成了“丹治”二期首批17條小流域建設任務,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6平方公里,二批20條流域治理已全面開工建設,形象進度已達到70%。防洪工程建設完成了商州大荊河、鎮安縣河、丹鳳武關河、洛南石坡河等9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今年新開工建設的6條中小河流已完成投資7904萬元,建設標準化堤防16公里。投資3310萬元完成了11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提高了蓄水保障能力。
水利產業成增收新亮點。以發展大鯢養殖、休閑漁業、觀光旅游漁業、冷水魚養殖為重點,全市累計建設大鯢馴養繁殖場36家,發展大鯢10萬尾,建設標準化冷水養殖場6個。完成水產品產量4450噸,實現漁業產值1.3億元。
水資源開發方興未艾。全市在建水電站6座,新增裝機容量6.8萬千瓦,第一批增效擴容的市區二龍山、鎮安漁洞峽、丹鳳魚嶺等五座電站已建設完畢。第二批增效擴容的商州南秦、鎮安西坪等4座電站正在加快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