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汪禮君)低保,全稱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來是給最可憐的人送油鹽錢,保障他們基本生活能過得去的好政策,現在卻因標準不好衡量,操作不容易,頗受人詬病,成為群眾關注的熱點,媒體炒作的焦點,社會救助的難點,一些干部慨嘆好心無好報,出力不討好。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偶然想到宋江,覺得此人的做法十分高明。宋江字公明,人稱“及時雨”“俠義宋三郎”,喜愛仗義疏財,雖然是個老送,但送之有道,送之有方。
送得公。老宋送的對象選得準,送得公正公道。他不給盧俊義送,不給柴大官人送,專門給最可憐的人送,給生活窘迫的人送,給來自社會底層的人送,例如給李逵、武松等人送銀子,甚至給打更的人送買棺材的錢,給說媒兼拉皮條的人送買壽衣的錢,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別人沒意見,不眼紅。
送得明。老宋會做人情,給人送東西,無不掛在嘴上,說在人面前,送在人多的時候,送得明明白白,生怕別人不知道,不傳播他的美名。
送得快。老宋給人送東西火候把握得好,在人窮途末路的時候送,在人心急火燎的時候送,在人最需要的時候送,送得及時周到,立竿見影。例如給大禍臨頭的晁蓋送絕密文件,甚至給好色的王英送“干妹子”做媳婦,都立即派上了大用場,無不讓人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送得輕。老宋是個官場老油條,會做人情,一般不多送,數量不多,往往只是幾兩碎銀子,讓人覺得他不是大款,也不是富二代,本身沒有多少錢,只不過是自己省吃儉用給人送,愛仗義疏財罷了。次數也不多,給一個人一般只送一兩次。老宋深諳人情世故,深知一碗飯是恩人,十碗飯是仇人。若老給一個人送,別人接受他的小恩小惠就習慣了,心安理得了,一次不送就把人得罪了,還不如一次打發了事。
有此幾送,宋江送得少,賺得多,在梁山老大位置空缺,組織上考察干部民主測評時宋江得票最高,理所當然地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這也是眾望所歸,水到渠成,誰也不跟他爭。可以說,宋江的江山是送出來的。一個小小的押司,家世不怎么樣,長得不怎么樣,武功也平平,基礎如此差,能在江湖上混得有頭有臉,風生水起,全靠肯送、會送,送得巧、送得妙。
現在的低保工作是政府給窮人送錢,相當于過去大災之年官方、寺廟和慈善家給災區賑災,給災民“施粥”,是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追求的是公平公正。但是,低保量大面廣難操作,一年送出去的錢數量大,覆蓋面廣,干部力量嚴重不足,選擇標準不具體,對象選擇非常難,如果不會送,肯定會送出一大堆不滿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向宋老前輩學習,改進工作方法,增強送的藝術性,設法做到送得公,事情做的公平公正,低保對象要篩選準,只送給低于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可憐人,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窮人日子過不下去;送得明,程序公開,堅決按規定的程序辦事,村上進行評議,鄉鎮受理申請,調查審核,縣上審批,結果透明,三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送得快,及時救急救難,從快受理申請、審查審批和發放低保金;送得清,送之有度,不隨意提高保障線,不亂開口子擴大覆蓋面,不用低保養懶漢,不用低保解決其他問題,不把低保當福利,也不把低保當“萬金油”到處抹,用不到像上去。如果能做到這四送,低保整治一定效果可期,低保工作也一定會提高到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