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訊(祖林)春秋時期,晉國奢靡之風盛行,國君晉文公發現后便帶頭吃粗茶淡飯,穿粗布麻衣。不久晉國人就都穿起粗布衣服,吃起糙米飯來,社會上勤勞節儉蔚然成風。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身體力行的方式,為端正黨風政風做出了表率。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其身正,不令而行”。
日前,習近平同志要求全黨在改進黨風政風取得良好開局時,要敬終如始、一鼓作氣確保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而一把手作為一個地方、一個單位主要領導,在班子中居于核心地位,他的表率作用發揮如何,直接關系到活動能否善始善終,取得預期效果。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把手作為“火車頭”,他的問題找的準不準、整改措施到位不到位、是不是靈魂深處認識到了問題、是不是打算真改,關系到整個單位、整個系統、整個地方活動開展的實際效果。如果“火車頭”沒有帶好,那么下面肯定會跑偏。
己不正,何以正人?作為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參與者,一把手如果不能把自己以普通黨員身份擺進去,而把自己置于特殊的領導地位,高高在上,只是講講大話、提提要求,不能做到認識比別人高、學習比別人深、剖析比別人透,措施比別人得力,解決問題的決心比別人大、恒心比別人持久,那么就很難要求別人嚴格遵守標準,這樣一來活動也就難免成了搞形式,走過場,雨過地皮濕了。一把手只有心系百姓,不當官老爺、求真務實,不擺花架子、清正廉潔,不貪財戀色,真正發揮一把手的引領示范作用,在解民憂上下功夫,在幫民困中想辦法,在助民需上出實招,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就會感染一幫人帶動一大片,一級做給一級看,教育實踐活動定能善始善終、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