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發揮城市規劃先導作用。城市管理執法中的問題,一部分是由于規劃、建設的先天不足帶來的,一部分是管理不嚴的問題。因此,在城市管理上,各職能部門要跳出就執法抓執法的圈子,認真做好規劃和建設環節的基礎性工作。從源頭抓起,完善對區域性規劃、修建性規劃的制訂和專業市場等城市配套設施的建設,發揮好規劃的先導作用。同時,在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中,將有關城市配套設施納入建設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三)理順城管執法體制。良好的工作體制是保持工作完整性和有效性的先決條件。《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及《陜西省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規劃(2011--2015)》都對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必須抓緊完善、徹底理順“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從以往的“條條”管理為主向今后的“塊塊”管理為主轉變,把城市管理執法的重心和著力點向區、街道、社區層面下移,以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城市管理執法中的優勢和重要作用,努力構建“城市政府主體領導者職能,城市管理部門組織者職能,街道社區具體實施”的城市管理體制。
(四)建立城市管理執法聯動機制。一是加強城市管理的立法工作。建議立法機關盡快制定全國統一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規,明確城市管理的執法地位和主體,改變“借法執法”的現狀;同時,上級有關部門對現行相關的城市管理法規進行系統梳理,對不夠具體的,進行明確;對依據缺失的,盡快規范;對自由裁量權過大的,實施細化。二是加強聯動與協調工作。建立城管與各部門之間的“執法橫向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優勢。對暴力抗法的,公安機關要對其實施嚴厲打擊;對包庇縱容違法行為的干部職工,紀檢監察部門要及時處理;對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司法機關要依法予以強制執行;對所需的編制、人員、經費及設備,編制、人事及財政等部門要予以保障。形成部門間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相互支持的閉合回路,不留管理真空。對部門之間難以解決的一些重大問題,由市城管委負責牽頭、及時協調處理。
(五)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宣傳、廣電、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城管、建設、規劃、土管、教育、共青團等相關單位,立足各自的實際,一要教育引導市民增強社會公德、衛生習慣和城市管理意識,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形成人人共同參與城市管理的社會風尚。二要重視和發揮好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強力落實門前市容環境衛生衛責任制,充分調動各個單位參與城市管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三要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以開辟城市管理執法專欄、專題、熱線等形式,加強正面引導,廣泛宣傳加強城市管理執法的重要舉措,反映城市管理執法的有益成果,加強與市民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增進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城市管理執法的輿論導向和社會氛圍。
(六)加強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強化對城市管理執法人員的學習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熟悉法律知識,轉變執法理念,做到遵紀守法,文明執法,秉公辦事,樹立自身良好形象。(陜西省商洛市城市管理監察支隊 寇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