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4月11日電 (孫秋霞 岳瑞軒)今年以來,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包括進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等。記者11日從廣東省稅務局獲悉,廣東稅務部門深入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為無人機等高科技企業“賦能蓄力”。
來自“廣州智造”的億航無人機通過RTK厘米級GNSS定位和技術精準定位,一個人即可控制上千架無人機飛行?!疤焐媳硌?分鐘,臺下是幾十名技術工程師數千小時的操練、數萬架機次的排演。我們已能實現誤差橫向不超過2厘米、縱向不超過1厘米,15分鐘可呈現15組編隊形式變換?!眱|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創始人胡華智說。
技術的不斷攻克和創新,源于研發的不斷投入,億航智能2020年、2021年每年研發費均超億元。自2016年起,億航智能的飛行器迭代升級,已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10個國家完成了試飛和演示。
“雖然研發投入在不斷加大,但在國家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助力下,我們充分享受了稅惠紅利,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投入的壓力。”胡華智介紹,億航智能2020年度、2021年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均超2000多萬元,2020年和2021年享受軟件企業增值稅即征即退均超400萬元。
位于番禺區的廣州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空中出行的探索者,已自主研發了五代智能電動垂直起降載人汽車,試飛15000余架次。
“航空技術和智能電動汽車技術的耦合,相當于把兩個皇冠級的工業體系匯聚在一起,研發壁壘極高,但這也正是飛行汽車產品的門檻。為此,我們在研發上做了大量的投入,”廣州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戴佳橦告訴記者:“對企業來說,我們最關注的就是國家的減稅降費政策。這些年國家的稅費禮包一個接一個,今年還提出了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減稅與退稅并舉,優惠力度更大了。”
在黃埔區蓮塘村,260多畝田地上空忙碌的無人機,述說著科技對農業發展的助力。這是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底啟動的超級農場項目,種植者不必下地,只需輕點手機,極飛農業無人機即可自動識別農田邊界,一小時完成數百畝農田播種、施肥、打藥等多種農活。
“我們在探索南方水田無人化方案,目前正進行水稻、蕃薯等作物模型實驗,以及農業科技裝備的軟硬件測試。”極飛科技公共事務經理馬夢伊指出,國家的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和措施對極飛科技的長期發展戰略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據悉,2021年,廣州市共有7000多戶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超300億元。近期,為推動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廣州稅務部門還推出了“智稅春風十二條”,涵蓋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社保費等多稅費種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