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軍民)洛南縣今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實施和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聚力組織實施促增收、惠民生項目和重點工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持續加強社保力度。堅持財政支出和新增財力“兩個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房融合”工作穩步推進,租賃性住房分配入住9087套,新增發放租賃補貼155戶。嚴格按照“三搬遷”“三靠近”的工作要求,加快推進移民搬遷,洛源風情小鎮、保安街、永豐街安置點等項目全面動工。在靈口、古城等重點集鎮的移民點周邊,試點配建農業產業園,為搬遷戶提供就業支撐,及時發放低保和各類救助金,切實保障城鎮和農村困難群眾正常生活。
著力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深化“雙高雙普”創建工作,學區制管理改革有序推進。加大學前教育資金投入,加快城區幼兒園建設,緩解城區幼兒入學難題。在全縣16個鎮辦建成全日制標準化幼兒園13所,在建6所。新建兩所小學消除城區大班額,現有教學設施可供6500名學生就讀。率先籌劃,建設洛南二中,整合全縣高中教育資源,將原西關中學校舍改造為洛南第二小學,可容納36個班1800名學生。同時,投資2800萬元在城區新建1所可容納2000名學生就讀的小學,將有效化解城區小學大班額和城區幼兒入學難、入學貴的突出問題。
規范提升就業管理。加大對口協作就業轉移力度,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5200多人次,全縣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5.87萬人,1.1萬多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創經濟收入4.38億元。城鎮新增就業157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以內,低于市控目標0.8個百分點。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200萬元,開展就業創業培訓1200多人。花石浪創業孵化基地積極爭創省級示范基地。
持續改善公共衛生。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落實村級40%以上服務任務和補助,調動村醫自覺提升能力和服務水平。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家庭醫師服務團隊64個,突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產婦、貧困戶等重點人群簽約,全縣共簽約10.2萬多戶,簽約率達73%。實施143個脫貧村標準化衛生室建設,實現了貧困村醫療衛生全覆蓋。全縣新農合參合率達99.74%,縣境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統籌范圍內報銷比例提高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