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規范經營。根據旅游業發展新形勢的需要,商南縣將把文化體育旅游局分設,成立縣外事旅游局,并成立景區旅游協會和金絲峽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實行政府所有權、部門管理權、企業經營權“三權分離”的管理體制。進一步整合工商、衛生、環保、公安等職能部門力量,加強景區安全、餐飲衛生、商品交易、污水排放等方面的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不斷規范旅游經營秩序。組建成立縣旅游綜合服務中心和3—5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旅行社,籌建一家旅游商品公司,培訓一批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導游和農家樂廚師,包裝一套土特產品,開發一批特色工藝紀念品,在賓館酒店開設旅游商品專柜,策劃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題晚會,編印一本旅游服務指南,開通旅游彩鈴短信服務,全方位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提高旅游綜合收入。力爭到“十一五”末,全縣年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實現旅游門票收入4000余萬元,帶動商貿、餐飲、運輸等三產服務業收入突破3億元大關。
正確處理三種關系,推進生態旅游業持續發展
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生態旅游是游客走進自然、欣賞自然、感知自然、保護自然的一種過程,是游客融入自然、陶冶情操、接受教育的一種形式。開發生態旅游資源,要堅持保護與開發同步并舉的原則,既要對森林植被、珍稀動物、山體水體等原生態資源實施全面保護,對包裝袋、污水、糞便等生活垃圾進行及時清理或無害化處理,引導游客不要踐踏草坪、攀折花木、采挖花草、捕捉野生動物等,更要禁止低水平開發、破壞性開發、無序性開發。
正確處理質量與數量的關系。對于生態旅游來說,量多質差的景區沒有吸引力、輻射力、生命力,量少質精的景區缺乏容納性、安全性、環保性。開發生態旅游資源,要根據生態資源的分布和特色等實際,科學分析和預測市場前景,合理確定開發數量和建設區域,集中精力建設精品景區,杜絕追潮跟風、濫竽充數現象,做到開發一個景區,打造一個亮點,培育一個產業,振興一方經濟。
正確處理對內與對外的關系。要堅持對內搞活與對外借力并舉,全力激活、用好旅游發展要素。對內應積極探索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新機制,創新開發理念,聚合優勢資源,一手抓景區開發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一手抓寬松、誠信、和諧環境的打造,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外要盡快完善融資和推介機制,加快實施對外開放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吸納社會建設資金,加快景區完善提升步伐,提高景區品位和知名度;同時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讓商南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商南,切實把商南打造成為中國旅游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