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評論員)基層干部尤其是鎮辦機關干部作風建設成效,直接影響黨和政府在廣大群眾中的聲譽和形象。全市深化作風建設狠抓工作落實暨棚戶區改造工作動員大會上,市委、市政府重申在鎮辦全面實行民情日記、民事代辦、掛牌上崗、去向公示、當日接訪五項制度,用心用力建好四級便民服務平臺,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切實促進基層干部作風轉變,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
民情日記是基層干部密切聯系群眾、幫助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的一項有效措施和良好載體。民情日記切忌紙上談兵,更忌流于形式,不僅要記,更要去做。對群眾所反映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想方設法盡快幫助解決。對暫時不具備條件解決的問題,也要耐心向群眾解釋清楚,給群眾滿意答復。群眾只要明白了不能盡快解決的原因,就會諒解并主動替黨和政府分憂。這樣,民情日記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收到實際效果,真正取信于民。
民事代辦是鎮辦職能由管理轉向服務的重要步驟,從“群眾找窗口辦事”變為“窗口到農戶服務”,有效克服了部分基層干部辦事拖拉、推諉扯皮現象,提高了基層組織服務管理效能。明確代辦內容、細化代辦方式、提供流動服務、落實代辦責任、關愛弱勢群體,促使鎮辦駐村干部和村組干部既履行相關管理責任,又辦理具體服務事項,改進了干部作風、密切了干群關系、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社會和諧,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最佳模式。
掛牌上崗既是方便群眾辦事找人的“指路標”,也是干部傳導壓力的“監督哨”。干部姓名、照片、職務、崗位、聯系方式和監督電話一目了然,可望有效消除“有好處的事搶著干、沒好處的事朝出推”的不良現象。群眾監督和紀律監督雙管齊下,必然促使干部的宗旨服務意識、崗位職責觀念、干事能力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成為“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
去向公示就是鎮辦工作人員按規定外出公干時,在公示牌上寫明去向、事由、返回時間等詳細情況,讓群眾一看就知,從而決定是改日再來還是耐心等待。近年來,群眾遇到“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窩火事少了,但難免碰上干部因公外出,問不清去向和返回時間的情形。一些鎮辦創新推行“AB”崗制度,作為去向公示制度的補充,提高了服務效率和辦事能力,真正降低了群眾享受行政服務的成本。
當日接訪是不斷創新信訪工作思路、方法和機制,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從源頭上預防信訪問題發生的重要舉措。鎮辦每天安排一名科級領導值班接訪,明確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鎮辦的信訪工作,促使信訪問題在基層就地解決。同時推行信訪聯網和信訪信箱制度,群眾反映問題足不出戶,信訪成本大大降低。部分鎮辦推行干部下訪活動,從源頭暢通信訪渠道,主動化解信訪問題,大大減少了越級上訪現象。
全面實行民情日記、民事代辦、掛牌上崗、去向公示、當日接訪五項制度,是深化鎮辦機關干部作風建設、狠抓工作落實的重大部署,是強化基層組織服務管理職能、密切干群關系的具體措施,是樹立黨的群眾立場觀點路線、夯實基層基礎的有機統一。全市鎮辦機關和鎮辦干部要把思想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上來,從每名干部職工做起,牢記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不尚空談、不說假話、不走形式,通過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靠得住的具體行動,以“千辛萬苦、千山萬水、千言萬語、千家萬戶”的精神狀態和工作干勁,扎實做好當前重點工作,全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努力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為建設幸福商洛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