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網絡盜版被點擊達5萬次可領刑 美堂/東方IC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而目前我國互聯網方面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同樣值得關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同文化產業的融合,在為社會成員提供越來越多的便利和機遇的同時,也為網絡場域中知識產權的保護提出了難題。網絡盜版現象由來已久,但近年其技術的變異升級,讓打擊網絡盜版侵權行為遭遇新的困擾。網絡盜版緣何屢禁不止?而隨著法治社會的不斷完善,以及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日益重視,打擊網絡盜版能否斬草除根?
網絡盜版肆虐
2015年4月22日,記者從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獲悉,其主管的中國國際數字知識產權監測維權平臺在近期監測數據顯示,《失孤》3月20日上映第三天22時,出現首個可下載傳播源。《王牌特工:特工學院》3月27日內地上映第三天,出現首個可下載傳播源。《戰狼》4月2日上映當天18時,出現首個可下載傳播源。《咱們結婚吧》4月2日上映兩天后,出現首個槍版在線播放傳播源。而最近熱映的《速度與激情7》4月3日美國上映當天,國內出現首個在線播放傳播源,比內地上映時間提前9天。
網絡盜版問題由來已久,涵蓋了網絡影視、網絡游戲、網絡動漫著作權等方面。2015年4月22日,國家版權局在公布的2014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中,網絡盜版侵權行為不在少數。
2014年3月,江蘇省徐州市公安部門會同版權部門對“放放電影”網涉嫌侵犯著作權案立案調查。在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該電影網傳播其從其他網站采集的影視作品1萬余部,并非法牟利共計581萬余元。
2014年9月,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射手網”涉嫌侵犯著作權案進行調查。“射手網”自2013年5月起,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他人電影作品存儲,并通過其互聯網銷售、發行,供用戶購買和使用。
2014年12月24日,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人民法院以侵犯著作權罪對“誠信網絡”侵權案羅某某等11人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有期徒刑緩刑不等,并處罰金合計人民幣1240余萬元。羅某某等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開設網站,售賣“傳奇”游戲私服版本、架設私服、為客戶代理發布該游戲私服廣告;其同伙利用QQ在網上聯系發布“傳奇”私服廣告客戶獲利,非法接收資金共計1749.5萬元。
為何屢禁難止
然而,隨著互聯網發展,為何盜版現象在中國市場上卻屢禁不止,打擊網絡盜版很少獲得社會認同?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龍昌明說:“以數字音像、數字出版等行業為例,這些文化產品在當下越來越成為人們喜愛的內容。但目前以下載、點播等形式存在的盜版泛濫,加上行業模式不清晰,交易不公正等問題,使互聯網侵權行為日益加重。”
有學者分析,從商品角度來說,盜版商品具有價格低廉、質量不差、品種豐富等優勢;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目前中國大眾收入水平相對較低,尤其是在與國際接軌的產品中,中國大眾對正版產品的消費意愿和支付能力都偏低,另外,版權人網絡取證困難,維權成本高,使得盜版商有利可圖。
版權業內人士李先生告訴記者:“高額的正版成本與超低的盜版成本的巨大差異是盜版得以生存直接原因。這種價格的明顯優勢產生的盜版商與消費者群體之間的穩定關系是盜版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的溫床。”
“對網絡盜版傷害的最直接的是版權人的利益,因此,打擊網絡盜版獲得的社會認同感和公眾的支持度始終很低。”
盜版產品不同其他的假冒偽劣產品,絕大多數盜版不是一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而是盜版商與消費者共同獲利的一種市場行為。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展示給記者的一份互聯網監測報告顯示,《速度與激情7》在4月12日內地上映以來,首日票房3.9億元,上映第3天,該影片非法傳播網站數量增至119家,而當日票房隨之下降至1.64億元人民幣。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郝雪松表示,在云計算、P2P、文字轉碼、快速建站等新技術被用于網絡盜版的情況下,版權方更加難以有效控制版權內容的傳播,同時維權成本增加,而網絡盜版侵權行為也變得更加隱蔽。
監管與監測應并重
2015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轉發知識產權局等單位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加強對視聽節目、文學、游戲網站和網絡交易平臺的版權監管,規范網絡作品使用,嚴厲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優化網絡監管技術手段”。
2015年4月22日,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主管的,曾為“凈網2014”專項行動提供了技術支撐的中國國際知識產權監測維權平臺正式上線。屆時,將為成員單位提供免費的監測報告,聯合有關影視版權人、影視制作機構、維權組織和法律服務機構,共同打擊網絡影視版權侵權盜版行為,監測和遏制網絡盜版、盜鏈、超授權范圍使用等侵權行為。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兼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主任費玉珍說:“未來,隨著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音像出版及視聽產業將成為萬億產值的新產業。”因此,完善著作權法,加強監管與監測打擊網絡盜版,培養公眾正版的消費意識、建立打擊網絡盜版的社會認同意義重大。不僅有利于市場秩序的穩定,維護版權人的利益,同時更有利于原創能力的培育,和文化產品生產積極性的提高。大眾最終會是受益者。
日前,國家版權局表示,未來將從三方面進一步加強版權重點監管工作:一是進一步擴大監管范圍,適時將傳播音樂、新聞、文學和游戲作品的大型網站、網盤、云服務等新型網絡服務平臺以及傳播影視、音樂、新聞、文學作品的主要APP納入監管范圍;二是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切實加強重點作品版權預警保護工作,強化約談、警示、公開通報等監管手段,對侵權盜版網站加大打擊力度;三是進一步完善長效機制,充實影視作品授權信息庫,推動權利人與網站建立版權保護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