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 李晗雪)第五屆“一帶一路”與亞洲佛教文化國際論壇暨八思巴思想學術研討會18日在線上舉行。60余名來自國內高校及敦煌研究院、故宮博物院、中國佛教協會等機構的中國學者及12名來自日本、蒙古國、尼泊爾等國的國際學者應邀與會。
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藝術研究室承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宗教學會會長鄭筱筠代表主辦方作開幕致辭。她表示,本次論壇的舉辦再次聚焦“一帶一路”與亞洲佛教,旨在通過持續不斷的深入研討,闡釋亞洲佛教文化交流、發展的歷史機制和規律,以史為鑒,開創未來。論壇力求以“一帶一路”視域下的佛教文化研究為交流紐帶,搭建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平臺,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交往交融。
隨后,鄭筱筠、日本愛知學院大學教授立川武藏、日本同朋大學教授安藤彌、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院長劉成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藝術研究室主任嘉木揚·凱朝分別作主旨報告。學者們從后疫情時代的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推動近代中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亞洲佛教學者、八思巴與漢藏佛教交流等主題,研討了佛教文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傳播和發展。
當天分論壇中,與會學者圍繞“一帶一路”與亞洲佛教、八思巴專題研究、關公專題研究、宗教藝術專題研究等四個專題進行發言討論。
會議閉幕式上,嘉木揚·凱朝致辭說,各國與會專家學者對各自國家的佛教研究發展概況、中國佛教文化的發展及友好交流等,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和有益的探索、挖掘與分析。與會者的發言秉承為友好往來做貢獻的精神,擔起了以佛教文化為橋梁和黃金紐帶的重任。
他表示,在文化交流日益廣泛和便利的今天,仍有必要繼承和弘揚“一帶一路”上佛教傳播先驅者們的精神。專家學者們要一如既往地系統整合亞洲佛教文化,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乃至世界范圍內佛教文化的繼承、弘揚與互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