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庭醫生服務起步早,簽約覆蓋面廣,走在了全省前列。22日,記者從市衛計委獲悉,目前深圳已有565家社康中心開展了家庭醫生服務,家庭醫生數量達到了2092名。今年,深圳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的家庭醫生服務簽約率還將提升至60%以上。
家庭醫生責任制是以家庭醫生為責任主體、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為技術依托、社區居民及其家庭的健康管理為工作內容、建立契約關系為服務形式的新型醫療保健服務模式。家庭醫生服務的主旨是強調以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整體健康的維護與促進為方向,以連續性、協調性、可及性、綜合性為特征的長期負責式照顧。
2009年,為了實現社區衛生服務向契約式、主動式服務模式轉變以及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目標,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開始實施家庭醫生責任制項目試點。經過5年多時間,深圳探索出了符合社區實際的家庭醫生服務經驗。據介紹,深圳開展家庭醫生服務的社康中心從2009年的53家發展到目前的565家,家庭醫生數量達到了2092名。家庭醫生服務已逐步被社區居民所認可,服務量穩步上升,累計簽訂家庭醫生服務協議40.5萬戶家庭、119.4萬名居民,提供家庭醫生服務422萬人次,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簽約率為54.4%。
市衛計委表示,今年,深圳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的家庭醫生服務簽約率還將提升至60%以上。此外,深圳還將借鑒國際有益經驗,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家庭醫生培訓和認證制度。市衛計委也將協調相關部門完善家庭醫生服務標準和付費標準,建立向家庭醫生購買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助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