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生在鄭州一所“戒網癮”學校內的少女加訓慘死事件令人憤慨。雖然該學校已被撤銷辦學資質,5名相關人員也已被刑拘。但這樣一所問題重重的學校為何能連續7年過審?教育部門的日常監管何在?家長為何愿意將孩子送往這樣一所“魔鬼”學校?
搏強新概念培訓學校位于鄭州市南郊。17日,記者趕去采訪時,發現學校大門緊鎖,門牌也已摘下,校內也沒了學生和老師。看守大門的老人說,學校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他和另外一名做飯的老人。
搏強學校所在的鄭州市管城區教體局稱,事情發生后,他們認為這所學校管理混亂,法律意識淡薄,已經撤銷了該校的辦學資質。然而,在此之前,這所學校卻是擁有辦學資質的合法民辦培訓機構。
據搏強學校網站介紹,這是一家針對上網無度、厭學、離家出走、自閉等青少年采用心理輔導為主的特殊教育培訓學校。網站還稱,學校先后成功轉化“不良行為”少年3000余人,被譽為“問題少年中原教育第一品牌”。
記者多次聯系搏強學校校長王淇,其兩部手機均無法打通。不過,王淇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學校有30%的文化課老師沒有資質。管城區教體局也承認,當晚進行加訓致玲玲死亡的3名教官并沒有教師資格證。河南當地媒體早在2009年也曾對這所學校的體罰行為進行過曝光。
可就是這樣一所存在種種問題的學校,卻能夠連續7年年審過關。據管城區教體局教育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搏強學校于2007年9月被批準辦學,教育部門每年都對學校進行年審,年審內容包括辦學行為、教學管理、師德師風等。管城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在此前的檢查中并沒有發現搏強學校存在體罰打罵學生的行為,對于如何進行日常監管,他們則沒有明確回應。
類似的戒網癮致人死亡事件并不是第一次發生。2007年,重慶一家網癮戒治機構有一個孩子跳樓;2008年,新疆有個孩子在訓練中死去;2009年,廣西一名網癮少年參加訓練營被毆打致死;當年曾以“電擊治療網癮”聞名的楊永信網戒中心也早已成為眾矢之的。
悲劇為何重復上演?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一些家長對此類學校的需求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他說,網癮本身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但是很多孩子因為上網過多荒廢學業的現象也是客觀存在的,一些家長缺乏這方面的教育知識,加上這些培訓機構的夸張宣傳,導致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通過簡單粗暴的手段可以解決網癮等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
文/新華社記者 李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