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月開始,二級以上醫院住院患者在入院時要與住院醫生簽訂《醫患雙方不收和不送“紅包”協議書》,醫生承諾不收、不送紅包及貴重物品。3月4日,煤炭總醫院在北京率先開展了醫患雙方同簽拒收“紅包”協議書的活動。協議書簽了又怎樣?患者和醫生到底怎么想?今天上午,煤炭總醫院介紹了試水的情況。調查顯示,過半患者認可這種形式;醫生更多的持觀望態度。
煤炭總醫院對簽署拒收“紅包”協議的122名患者或家屬、55名住院醫生,分別進行了匿名問卷調查。患者中,住院前想到過要向醫務人員送“紅包”或禮品的占22.9%,沒想過的占67.2%,吃不準的占 9.83%。認為與醫生簽署“拒絕紅包協議”有必要的占56.6%;沒必要的,占35.2%;不好說,占8.19%。住院期間醫務人員沒有收“紅包”或禮物的達到100%。煤炭總醫院院長王明曉說,從數據來看,超過半數的患者或者家屬認可簽署協議的這一做法,認為這一方式對融洽醫患關系、凈化社會環境有正面意義,值得贊揚和肯定,希望醫院能堅持開展下去。
在對醫生的匿名調查中,共回收55份問卷。認為與患者簽署“拒絕紅包協議”這一方式有必要的占41.8%;認為沒必要的占38.1%;其余的認為“不好說”。從調查數據來看,醫生群體對簽署協議的認可比例少于患者或家屬。四成多的醫生在認可這一形式的同時,也持觀望態度。他們在給醫院的書面建議中,還建議要在提升醫生正當收入、讓醫生更體面地工作、深化醫改等方面下功夫。
想要通過一紙協議就約束醫患雙方、杜絕收紅包行為顯然不可能,但簽署協議對于倡導廉潔行醫、清白做人方面,有著正面的、積極的意義。王明曉說,煤炭總醫院4月門診量比上月同期增加了20%,這說明簽署拒收紅包協議得到了患者的歡迎和認可。煤炭總醫院還將通過健全監督考核機制,努力營造廉潔行醫的執業環境、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記者賈曉宏)J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