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彥軍家所在的扎那村雖遠離震中,但村里八成以上的土坯房還是普遍出現開裂、倒塌,變成危房。作為過渡,他和妻子在院子里用帆布搭建了一個簡易窩棚,岳父母帶著王鵬、王賀住在院子的庫房里。
2014年初開始,扎那村村民開始大規模重建房屋,整個寧靜的村子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工地,運送泥沙的手扶拖拉機、小貨車在坑洼不平的狹窄村路上來回穿梭。
但是蓋房子又讓車彥軍苦惱起來,“我們家只有1萬多(元錢),問親戚朋友借了8萬,蓋好預計至少要15萬,想在今年9月完工,欠的錢我和媳婦打算種地、打工在5年內還清。”
今年,是車彥軍最忙的一年,但在他看來也是最有奔頭的一年。“上午上山種地,下午去鄰居家蓋房打下手,這都是禮尚往來的,你幫人家干,等你起房子的時候才有人幫你。”
孩子雖然健康長大,國家衛生部門也承諾結石寶寶在 18歲之前罹患泌尿系統相關疾病可免費治療,但王續槐和車彥軍還是隱隱有些擔憂,三聚氰胺會不會對孩子造成持久的影響。
三聚氰胺對腎臟的損害究竟如何,曾給王鵬、王賀兩兄弟做過治療的解放軍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偉表示,因為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產品,就不應該出現在食品中,由此導致的疾病在醫療史上沒有經驗案例,也無從做出定論。“能定期對結石寶寶進行體檢是最好的,首先是對孩子健康的負責,其次也對醫學存證的發展有幫助。我曾隨訪、復查過部分患兒,大部分孩子都恢復的不錯,建議每年做一次全身體檢就可以了,對于腎臟的檢查,做常規B超檢查就可以。”張偉對澎湃新聞說,但是由于患兒居住分散、缺乏組織,結石寶寶進行規模式定期體檢,仍舊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