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一直以來,這個行業也很難擺脫純手工活的傳統印象。但事實上,不少主流家裝企業早已斥資建廠,引進大型先進設備,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家裝工業革命。
當“預制家”、“定制家”、“定制精裝”、“實木整裝”等成為流行廣告語時,可以發現,有工廠已然成為了家裝企業證明自身實力的符號。于行業而言,這是行業趨向成熟的一段標志性進程,也是行業門檻拔高的重要轉折。
企業:主流家裝紛紛斥資建廠
“天璽的沒落,敗在了原木工廠上。”此語一石驚起千層浪。作為老板,將家裝行業發展趨勢時時看在眼里,他們深深知道,投資建廠已然是行業無可爭議的趨勢之一,但風險之大也是可以想見。
工廠是敗因,但工廠化不是。業界對“天璽事件”頗為一致的論調是:步子邁大了,對自身體量預估過大。投資風險是任何一個行業里的企業都有可能遇到的選擇難題,在乎掌舵者對全局的把控,而非行業的共性。
一個敗例顯然不足以撼動行業的理性者與成功者。
2006年,鴻揚家裝面積超5.5萬平方米專業廠房拔地而起。以此為發軔,點石、名匠、隨意居、美迪、壹品等企業紛紛跟進將家裝行業發展趨勢看在眼里的。一時間,“工廠生產,工地安裝”成為了最時髦的詞,工廠化無可逆轉。
市場:定制家裝更穩定更個性
事實上,消費者對工廠化也是大為歡迎的。工廠化意味著工業化,所有木制品流水線生產,杜絕了手工操作不穩定,好質量全憑好手藝的傳統弊端,令產品品質幾乎能與賣場里的成品媲美;工廠化意味著更環保,將傳統家裝過程的木工、油工部分搬入工廠,工地不留一滴油漆的環保時代早已來臨;工廠化也意味著定制化,全房木制品可按照業主與設計師的要求在工廠生產,個性需求得以滿足。
伴隨著市場熱情,以名匠、點石、鴻揚、壹品為代表的主流企業開始引進大型先進設備,展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工業革命。預制家、定制家、定制精裝、實木整裝等系列產品紛紛出爐,“家裝產品”的輪廓日漸清晰。
與市場呼聲攀高相對應的,是名匠裝飾董事長何建林整理的一組數據:2003年至今,90%的櫥柜由工廠定制生產;2005年至今,70%的木門、門套由工廠定制生產。
行業:工業化抬高行業門檻
“要衡量家裝行業的規范程度,工業化絕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省室內裝飾協會會長姚保林認為,裝飾裝修發展到今天,分工只會越來越細,需要工業流水線生產來實現專業化。
他分析,一是工廠生產的成品工藝精細,不僅美觀漂亮,還比手工制作更精確到位;二是工廠生產的成品成本低,成批生產,節省了材料,也節省了成本;三是工廠生產縮短了裝飾裝修的工期,方便了業主也提高了企業效率。
更重要的是,從純手工制作過渡至工業化生產,也將是行業門檻拔高的表現。工業化時代,一群設計師、幾臺電腦、幾支施工隊就能構成一家裝飾公司的傳說將不復存在,工人師傅手藝高低導致裝修細節參差不齊的局面也將逐漸終止。
名匠裝飾董事長何建林則認為,家裝工業時代的來臨,將加速行業洗牌,強者愈強的格局愈發顯現。(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