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8月1日電(黃慧 周蕊 朱一飛)記者8月1日獲悉,經過兩年多的建設,總投資達72億元的杭州西站已基本建成,即將在合杭高鐵湖杭段建成通車之時正式投運,也標志著杭州鐵路樞紐“西翼”的形成正式進入倒計時。
由浙江省交通集團主導投資建設的合杭高鐵湖杭段項目總投資約370億元,是浙江省控股投資的首條高鐵,也是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重點配套工程。杭州西站,是合杭高鐵湖杭段的重要站點。
從空中遠觀,這座特大型鐵路旅客車站仿佛是云朵一般。進入候車室內,仰頭上望,以“云端候車廳”為設計理念的屋頂,好似四朵云霧在屋頂流動,處處彰顯著杭州互聯網新經濟之城的特色。
杭州西站站內電梯。 王剛 攝據了解,杭州西站整體以“云之城”為設計理念,打造出了“云谷”“云路”“云廳”等空間設施,即通過“云谷”解決站與城復雜的交通組織,通過“云路”實現中央快速進站系統,通過“云廳”將站與城的功能融合,營造出現代江南城市聚落的氛圍,形成既統一又鮮明的整體造型,呼應了杭州獨有的山水格局,又象征了城西科創大走廊的科技精神。
杭州西站站房及站區綜合配套設施工程總建筑面積約51萬平方米,相當于70多個標準足球場,上下共9層。據介紹,杭州西站作為新時代高鐵站房,其最大亮點在于使用了“空間魔法”——“站場拉開”。相較于普通高鐵站把幾條鐵軌聚攏在一起,杭州西站把所有鐵軌分成兩組,中間拉開一個空場,讓陽光通過拉開的空場直接照到地下的地鐵站廳。同時,旅客不用再橫跨整個候車層前往檢票,大大縮減了步行距離。
而這個站場拉開產生的超大中庭就是杭州西站的獨特設計——“云谷”。云谷“扎根”在地下9.2米的地鐵層,引入了包括機場快線在內的四條地鐵線路。
另一個“空間魔法”則是高鐵軌道的“高架進站”。目前國內大多數高鐵軌道采用地面進站的方式,軌道和站房就如一堵墻,把城區分割成了兩半。車站下方雖有車行隧道,但對步行出行的旅客尤其是攜帶重物的旅客來說尤為不便。杭州西站的高鐵軌道“高架進站”設計,相當于把高鐵軌道架在了空中,行人和車輛都可以從高鐵軌道下方的地面道路直接穿過,無需上下繞行。
利用“高架進站”的優勢,杭州西站在高鐵軌道下方還設計了公園綠地與小廣場,更重要的是在高鐵軌道上方上蓋了雨棚。這些雨棚上蓋可以是酒店、商店、餐廳甚至博物館。
俯瞰杭州西站。 王剛 攝此外,杭州西站將“未來”和“科技”兩個詞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這座“超級工程”中,鋼結構、幕墻結構等都擁有著復雜的構造。工程師們特別采用了智能三維掃描技術對整個空間建立“云”模型,實現了工程實體尺寸、位置的多元三維校核。建設過程中,設計者和建設者用數字技術“編織云朵”,從源頭基礎環境和后期驗收把控工程施工質量。
據悉,杭州西站的外窗可開啟面積比例在35%以上,玻璃幕墻可開啟面積在10%以上,使得室內能獲得比一般建筑更良好的通風效果。通過感應器,智能電動開啟扇還能對風力、風向、雨量、溫度、濕度、PM2.5、噪音等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分析。通過一系列復雜的計算,杭州西站可以在不同天氣里自動進行開啟扇的開關和開啟角度調整。
據悉,杭州西站建成投運后,將點亮浙西、浙北鐵路交通網,成為繼杭州東站、蕭山機場之外的杭州城市第三大門戶交通樞紐,對提升杭州西部綜合交通能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