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4月24日電?。ㄓ浾摺↓嫙o忌)中央企業采購交易管理將進一步完善。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翁杰明近日表示,要深入做好供應商管理信用體系建設,今年,將探索在部分重點領域中央企業建立供應商“黑名單”共享制度,以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聯合懲戒打擊力度,形成更強震懾效應。
翁杰明介紹稱,2021年,中央企業采購總額超過13萬億元,輻射帶動各類企業達到200余萬家。
——中央企業采購交易更加規范透明。中央企業集中采購各項關鍵核心指標持續攀升,集中采購率、公開采購率、上網采購率和電子招標率達到88%、90%、80%和80%。
——成本質量管控水平明顯提升,全年節約采購成本超過5400億元。
——風險問題專項整改取得積極進展。去年以來,中央企業200萬元以上采購交易數據全部納入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監測范圍,國資委累計向中央企業提示各類風險問題近1700個。
——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強化。在尋源采購、履約供應、運行維護等關鍵環節,通過多點布局、拓展網絡,不斷提高反應速度,妥善應對貿易摩擦和疫情防控等帶來的供應異常波動,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增強。
——腐敗治理不斷深化。在實時在線監督和智慧監管持續強化的基礎上,圍標串標、“蘿卜標”“小馬拉大車”等明顯違法違規現象大幅下降,利益輸送、隱性腐敗等問題正在不斷解決,采購人、供應商、代理機構、評審專家等各級主體廉潔風險得到有效防控。
不過,問題仍然存在。翁杰明透露,從國資國企在線監管采購交易系統的監測情況來看,一些企業隨意簡化采購流程、規避公開招標,限制充分競爭,與建設全國統一市場的有關精神明顯不符;一些企業尋源信息不全面、了解市場價格不充分,致使采購價格長期居高不下;還有的企業對供應商管理不嚴,導致履約能力明顯不足、“惡行”累累的企業中標,給國有資產造成較大流失風險和隱患。
他提出六大舉措,包括完善基于數字化智能化的采購交易管控體系;建立健全面向更大范圍的尋源詢價機制;穩步推進企業采購管控體系與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實時鏈接;深入做好供應商管理信用體系建設;著力帶動全社會構建高質量供應鏈體系;進一步提升腐敗治理效能。
其中,他指出,實施供應商評級管理,結合歷史交易記錄、紀檢監察、法院審理、行政處罰等公開信息,建立不良、低質、違規供應商的信用數據庫和記錄檔案,確保永久留痕可追溯。今年,將探索在部分重點領域中央企業建立供應商“黑名單”共享制度,以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聯合懲戒打擊力度,形成更強震懾效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