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記者 馬澤平 通訊員 李正杰)一個平凡的五口農村小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全家人崇尚科學、熱心公益,積極進取、勤勞致富,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卻如陳釀美酒,香飄四鄰,深受社會好評。這就是柞水縣鳳凰鎮街道的柯賢琪一家。
崇尚科學 熱心公益
沿著鳳凰鎮古街前行不遠,就走進了柯賢琪的家,古樸的建筑和干凈的環境在對比中顯得十分突出。最讓人意外地是,這個小家掛著助殘聯絡國際教育宣傳站、愛國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創建“六五”義務普法基地等很多牌子。“我這兒還是殘疾人文藝宣傳隊、全鎮老年協會、老年科技協會、禁毒協會等社團的辦公場所。”40出頭的柯賢琪告訴記者。
柯賢琪夫妻二人下崗經營農家樂,公婆已退休,兒子在上大學。受公婆影響,一家人一直保持讀書看報學習的好習慣,家中歷年累計藏書價值50余萬元,連續多年訂閱兩報10刊。家人積極倡導精神文明,購有琴棋、樂器多種,并自制禁毒、國防、助殘展板60余塊,經常展出。“我們一家人文體活動很豐富,琴棋書畫、唱歌跳舞,個個在行。”柯賢琪的婆婆說,她和老伴兒還經常幫助周圍居民開展文體活動。“鄰居們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我們都熱心幫助。村民經濟上遇到了困難,我們也經常給予幫助。”柯賢琪老公公坐在一旁補充說。
據了解,10多年來,全家人無償提供房舍場地,供應水電與用具,先后迎接了30余次國省市縣現場會議,熱情服務,無私奉獻,廣泛受到好評,家庭先進事跡常見于報刊,榮獲縣級以上各種獎勵60余次。
積極進取 勤勞致富
鳳凰鎮是一個文化旅游名鎮。2005年10月,柯賢琪看到了發展農家樂的契機,積極與丈夫溝通商量,創辦首家鳳街村農家樂,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餐飲服務,還帶動了8名務農婦女就業。
創業道路艱辛,經歷過初期經驗不足、資金不足,市場價格波動對餐飲業影響等挫折后,柯賢琪夫妻一度想打退堂鼓,但通過認真分析現狀,夫妻倆堅持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努力學習經營餐飲業的方法,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邊學邊實踐、邊總結,隨著餐飲業經驗的不斷積累,農家樂的發展始見成效,被縣評為“三星級農家樂”,也是柞水縣價格誠信先進單位和縣級農家樂示范戶。肯下苦功鉆研的柯賢琪,成為柞水縣飲食研究會發起人之一。隨著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她家收入不斷提高的同時,還帶動周邊貧困婦女致富。
尊老愛幼 家庭和睦
夫妻不僅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兩人更是互敬互愛,共同分擔家務,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凡事一起商量,互相配合,成為人人羨慕的模范夫妻。
身為人妻、人母和人媳的柯賢琪,盡管開辦農家樂很忙,卻盡心盡力地做好一切,照顧好孩子、老人和丈夫。逢年過節或公公婆婆、父母的生日,她記在心里,放在心上,她總會寄上一些現金和禮物,讓老人感到兒子、女兒總在關心他們,生活上寬裕,精神上幸福。去年,她的母親心臟重病住院做手術,她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守在母親床前照料一個多月,直至母親康復出院。
“柯賢琪一家,是我們古鎮數一數二的模范家庭,他們一家互敬互愛在這遠近都出了名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村主任姜孝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