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齊榮強)日前,從商務部傳來好消息,鎮安縣被商務部評為2017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近年來,鎮安縣不斷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按照“黨政推動、市場運作、基礎配套、協會牽引、試點示范”思路,加大農特產品的推介銷售和全域旅游的宣傳力度,不斷促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縣政府每年設立500萬元的電商專項發展資金,從經營地點、資金等給予方便和補助,先后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和4個縣級電商運營中心,建設集產品展示、倉儲物流、上行下行相融合的運營中心,完善服務功能,提升運營能力;建設農特產品上行溯源體系,支持云葉健康等企業自建平臺,現在已建成村級服務站點82個,極大方便了農村居民生活。
盧付海是鎮安菜鳥物流中心的一名派送員,主要負責縣城到回龍一線5個網點的投送和收貨任務。盧付海說:“我每天要在2:30至5:00之間及時把快遞送到目的地,剛開始單量比較少,現在農村淘寶大家都接受了,貨量也慢慢增加了,現在每天平均送出去八九十單,接回來六七十單。”
在青銅關鎮豐收村磨石溝口農村淘寶店內,來自附近的村民正在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今年60多歲的吳大媽看著電腦屏幕上琳瑯滿目的商品,不斷說出自己的喜好,讓淘寶店主朱昌軍給自己篩選。朱昌軍原來在外務工,2015年12月創辦了豐收村農村淘寶站,成為農村淘寶合伙人。30歲出頭的朱昌軍剛加入農村淘寶時,當地很多村民對從網上買東西都很不放心,他就自己帶頭示范,總是買一些帶有運費險的東西,回來后讓大家試穿或者試用,不滿意再退回去,一來二去,慢慢的大家接受了農村淘寶。一年多時間里,僅化肥一項朱昌軍就在農村淘寶下單100多噸,去年“雙十一”當天,他的淘寶店網上交易額就達3萬元左右,月平均交易額10萬元。
截至2016年底,鎮安網絡平臺商品銷售達2.1億元,電子商務企業和個人網店突破200家,從業人員1000人以上;快遞物流企業39家,物流配送車輛150多臺,年物流快遞發運量達到299.8萬件。電子商務已深入全縣各個角落,通過網貨下鄉也帶動了農產品進城,有力促進了商品流通,拉近了城鄉距離,繁榮了地方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