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毅)隨著脫貧攻堅工作步入深水期,丹鳳縣探索出“園區承載、龍頭帶動、示范引領、自主創業”的脫貧新路子,為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提供了保障。
制定規劃,明晰產業路徑。該縣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現狀,按照“園區承載、龍頭帶動、示范引領、自主創業”的脫貧思路,編制了《丹鳳縣2017年產業脫貧行動計劃》,擇優選定了扶貧關聯度高、覆蓋面廣、帶動能力強的蔬菜、茶果、食用菌等種植業,肉雞、生豬等養殖業,核桃、板栗等林果業以及中藥材、鄉村旅游、電子商務、勞務、光伏等十大類產業,確定了10個龍頭企業、20個專業合作社、2個示范鎮和24個示范村。
調整政策,支撐產業發展。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該縣出臺了《丹鳳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產業項目管理辦法》,對貧困戶自主發展項目、產業化扶貧項目、信貸扶貧項目和村級集體增收項目扶持標準、管理程序和驗收辦法及如何扶持、資金使用、如何帶動貧困戶增收、如何管理分別進行了明確,為帶動貧困戶脫貧提供了政策依據。此外,貧困戶自主發展項目緊扣“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的原則,對種植類、養殖類、光伏發電、生產加工、鄉村旅游、電商扶貧等6類項目補助標準逐項予以明確,最大限度激發了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的動力。
探索模式,建立長效機制。園區承載:依托華茂、民樂、萬灣3個省級園區和丹鳳葡萄、毛坪茶葉等6個市級園區,實施了12個縣級園區建設,通過產業扶貧政策支持,在園區內融合產業、文化、旅游、休閑、娛樂等多項功能,促進生產、消費和體驗三互動,輻射帶動周邊貧困戶增收脫貧。龍頭帶動:圍繞確定的種植、養殖、林果、中藥材等十大類產業,培育商山丹水、華茂牧業、凱森工貿和東興藥業等十大龍頭企業,支持其通過訂單生產、保底回收、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方式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形成扶持一個企業、壯大一個龍頭、引導一個行業的發展模式。示范引領:將棣花鎮確定為鄉村旅游示范鎮,引導貧困戶圍繞旅游要素發展產業,將土門鎮確定為特色產業示范鎮,依托食用菌、香椿、水雜果、生豬、核桃、冷水魚等特色產業打造循環農業園區,開發農副產品,延伸產業鏈條,帶動貧困戶增收。同時,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發展格局,啟動了12個鎮辦24個產業脫貧示范村建設,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貧困村發展一個地域特色產業,使每一個貧困村都有一個市場潛力大、特色明晰、附加值高的特色產業和主導產品,帶動貧困戶增收。自主創業:針對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意愿,制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差別化幫扶措施,幫助貧困戶走出一條持續增收的產業發展新路子。
組建實體,搭建脫貧載體。今年,該縣引進了雙孢菇產業,選定棣花鎮陳家溝村和武關鎮毛坪村、栗子坪村以及鐵峪鋪鎮化廟村、花魁村、寺底鋪村7個村為雙孢菇產業試點村,共計建設150個雙孢菇大棚,每個大棚補助4萬元,由村委會組建村級集體企業(合作社)負責獨立經營,將注入的雙孢菇大棚建設資金量化到貧困戶名下作為股本金,每年提取10%的利潤作為村級集體積累,其余用于貧困戶分紅,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增收脫貧。目前,150個雙孢菇大棚已全部建成,7個村級集體合作組織全部申報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