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軍民)洛南縣委按照“農村經濟組織+黨組織+貧困戶”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黨建領航脫貧攻堅新路徑,把黨組織建在村級經濟組織上、把黨小組建在產業鏈上,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服務引導和黨員的示范幫帶作用。
近年來,洛南縣委在基層黨建工作實踐中,結合各地具體實際,采取“獨立式”“聯合式”“掛靠式”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對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分別建立黨支部。結合產業布局、鏈條延伸、黨員人數,靈活設立黨小組,把黨小組建在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上,在全縣初步形成了以村級黨組織為核心、產業黨組織為支撐、專業黨小組為基礎的新型組織體系。目前,在全縣村級經濟組織中建立黨支部118個、黨小組204個。
按照“誰組建、誰負責、誰管理”的原則,理順隸屬關系,對農村經濟組織黨支部和跨村(社區)建立的黨支部由鎮(街道)黨(工)委直接管理,跨鎮(街道)建立的黨支部由支部所在地的黨(工)委直接管理,把黨組織和黨員引領農民增收脫貧作為檢驗作用發揮的“硬杠杠”,讓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挑大梁”、黨員在脫貧攻堅中“唱主角”,并評樹黨員產業示范戶1200戶,幫扶貧困戶1228戶,對全縣14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了經濟組織創建、黨組織建立全覆蓋。縣委堅持抓點示范、整體推進,新增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3家、省級13家、市級5家,在巡檢美麗鄉村、蟒嶺綠道、洛保一體化三個全域旅游帶,培育產業黨建示范點100個,聚集黨員4560人,實現貧困戶全幫扶,為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