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周琳)今年以來,商州區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以“追趕超越”為總遵循,全力以赴打好“五大攻堅戰”,經濟總體呈平穩向好態勢。截至6月底,全區生產總值完成65.22億元,增長10.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9.4億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3.7億元,增長10.3%;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44億元,同口徑增長8%;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97.2億元,增長1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5元,增長8.4%;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2元,增長8.1%。
項目建設持續加力。緊盯中省投資動向,申報項目126個,到位資金1.3億元;建立PPP項目庫,儲備項目10個,融資10億元;2017絲博會暨21屆西洽會簽約項目19個,合同引資132.1億元,到位資金30億元,項目爭引成效明顯。全年計劃建設161個區級重點項目,開工在建157個,開工率98.13%,完成投資72.09億元,占年度投資任務的53.3%。列入市級計劃的28個項目,全部開工在建,完成投資41.34億元,占年度任務的55%。商洛電廠、特色小鎮、金鳳新區等一批重大項目進展順利,有效投資持續擴大。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比亞迪、陜西鋅業等骨干工業企業達產達效,森弗三期、篤誠醫藥加快推進,鋅業公司三期移民搬遷、廢水深度處理項目加緊實施,工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18.45億元,同比增長13%。喜眉山現代農業公園前期加快推進,馬鈴薯產業園、龍山農光互補產業園進展順利,綠緣、田野等農業園區不斷壯大。上半年,全區夏糧產量4.7萬噸,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27億元,增長4.5%。持續深入推動全域旅游,江山景區、大溪谷生態頤養園、蟒嶺綠道生態景區等旅游項目有序推進,至6月底,全區旅游接待人數201萬人次,旅游收入10.9億元,增長16.2%。
城鎮建設持續提速。中心城市“四大門戶區”改造、金鳳新區等重點工程的環境保障和征遷安置工作扎實推進。16個棚戶區改造項目進展順利,5個項目房屋征收工作基本完成,3個項目安置房建設正在加緊實施,3個項目535戶群眾的回遷安置工作基本結束。以“國字號”創建為引領,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東新路改造提升項目全面完工,4個公共停車場、6個農貿市場項目建設有序實施,背街小巷硬化完成7萬平方米,環衛工人休息室、“三廢”綜合處理中心等項目進展良好。南秦濕地公園、下趙塬移民搬遷集中安置小區、中心敬老院、環城南路等重點項目快速推進;全區6個重點鎮實施項目22個,完成投資8.8億元,城鎮面貌煥然一新。
脫貧攻堅持續加力。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和扶貧對象核實清洗取得階段性成效,核定貧困人口規模28464戶92920人。精準幫扶積極實施,“八個一批”精準扶貧政策和20項脫貧重點工程攻堅計劃全面落地,新發展農村合作社和村集體互助組織215個,實施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400余個,落實食用菌、光伏等產業幫扶項目1000余個,率先在全市建成貧困人口政策兌現中心,實現了貧困人口“一廳式”便捷服務。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加速推進,41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全面開工,6個項目主體已封頂。
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堅持新增財力和財政總支出“兩個80%”用于民生。至6月底,全區民生支出達14.9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0.1%。全面落實就業政策,新增城鎮就業1897人,勞動力轉移69920人,失業率控制在3.06%以內。引導企業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上半年科技研發投入完成0.6億元,全區技術交易額達到1400萬元,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3%;新建區中項目加快建設,8個中心城區學校及幼兒園建設項目打包推進、進展順利,思源學校項目基本建成;文化產業培育全面加速,文化產業增加值完成3.13億元,規上文化企業營業額增長15%。推行醫療保障“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率100%,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生態環保持續創優。以“兩岸三線四區”為重點,城鎮植綠增綠行動扎實推進,完成造林綠化3.5萬畝。扎實開展新一輪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行動,仙娥湖水源地保護等7個丹治項目加緊建設,丹江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II類標準。扎實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大力推行“河長制”,嚴肅查處違規開山采石和河道采砂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立案查處2起,拘捕3人,對環境違法行為形成有力震懾。持續推進“防污治霾,保衛藍天”行動計劃,嚴格節能減排舉措,淘汰報廢黃標車、老舊車輛267輛,至6月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156天。
改革活力持續迸發。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10.84萬本,發證率100%。打好“三去一降一補”殲滅戰,通過棚改貨幣化安置、放寬公積金提取條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爭取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相關政策,推動高能耗、低產能企業有序退出,促進了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大力推動政府“放管服”改革,積極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管理模式,25個區級行政職權部門共梳理出各類職權2624項,在政府網站統一公開。商州區政務服務中心硬、軟件建設加緊實施,預計10月底實現“一站式”集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