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張希鋒 劉 盼)“4月20日,購計算器20元;4月份村辦公室電費支出78元……”商州區楊峪河鎮廟坪村村民劉建興站在村務公開欄前認真的看著村里4月份的開支花銷明細公布,嘴里還念叨著“現在好了,每一筆賬都寫的清清楚楚,我們群眾也放心了。”公開欄上,廟坪村4月份18筆收入明細、31筆支出明細公布得清清楚楚。這是商州區在全區418個村(居)全面推行村務公開鑒定制度帶來的明顯變化。
為了充分發揮村民監督委員會對村務公開的監督職能,商州區自推行村務公開鑒定制度以來,將涉及村級上報審批的事項、村級財務的收支情況、村級重大事項的決策情況列為村務公開鑒定范圍,形成監委會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剛性保障,確保村務公開的全面性和真實性。制度推行以來,村民監督委員會在村務公開鑒定中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859條,梳理提交村委會采納1850條,累計開展村務公開鑒定1972件次,涉及資金1.47億元。廟坪村村長李鐵牛說:“每個月的賬目、低保名額、每年的二胎指標、新進黨員等等這些群眾關心的事都會在村上的公開欄進行公布,若是有疑問,群眾可以向監委會主任提出來,對賬目有疑問的,還可以查賬目,或到鎮政府財政所查詢。”
為了有效保證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全面落實,商州區將村支部、村委會和監委會三者聯系在一起,確保村民監督委員會“到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初步形成了對農村干部權力的監督制約機制和村民權益的自我保障機制。村民監督委員會通過開展村務公開鑒定,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對村務事項予以糾正,確保所有村級事務都能在陽光下處理。區直有關部門和各鎮、辦堅持把村務公開鑒定作為審批事項的前提,形成了區、鎮、村三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監督合力。通過村務公開鑒定這條紐帶,不僅把區、鎮、村三級工作責任連在一起,實現了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剛性監督,而且建立起群眾訴求快速協調處理機制,便于及時傾聽民聲、準確了解民意、妥善化解民怨,拉近了群眾與干部的距離。據商州區紀檢監察信訪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區村干部的信訪量與同期相比下降60%,鎮、辦干部的信訪量與同期相比下降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