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陳豐鎖 蔡 銘)“張思葉,42歲,去年5月丈夫因車禍致死,一個孩子正在上大學,一個孩子年幼……”、“我叫楊玉亭,現年72歲,常年多病,身體不好,已無勞動能力,兒子智障……”這是近日在山陽縣城關鎮(zhèn)九寨村村委會召開的農村低保對象民主評議會上,38位申請人正在逐一向參會村民介紹申請享受低保的原因。
為保證確定享受低保對象的公平公正,九寨村一直堅持把評定低保對象的權力交給村民,嚴把“政策公開、群眾申請、村民表決”三關進行評議,誰享受低保,由全體村民說了算。他們通過村村通廣播每天3次向村民發(fā)布通知、院落張貼通知、村委會黑板通知等方式,廣泛告知享受低保條件及“一保證二重點三優(yōu)先”、“四保”、“十五不保”等內容,要求符合條件的對象在規(guī)定期限內向村委會提交書面申請。農戶在規(guī)定期限內提交書面申請,經村委會初步審查后,組織全村黨員、村組干部、村(居)民代表、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成員、低保申請人等召開低保民主評議會,由申請人逐一向與會人員介紹家庭情況及要求享受低保的原因。隨后,由與會人員無記名投票表決,民主評定,獲得票數多的由村委會向上級申報。評議由村民當場選出監(jiān)票員、計票員,并當眾在會場黑板上唱票,公布結果。當場確定擬上報審批的農村低保對象。并將上報審批的農村低保對象和審批結果在公開欄長期公開。
目前,該鎮(zhèn)33個村(社區(qū))已全面推行九寨村的做法。把評定權力交給群眾,評定過程接受鎮(zhèn)紀委、民政辦指導檢查,確保了公開透明和結果的客觀、公平、公正,保證確需救助的困難群眾得到及時幫助,切實杜絕了“關系保”、“人情保”和暗箱操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