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2013年)起,陜西省將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培育建設1000個規模適度、設施完善、產業發展、生活便利、管理有序、生態宜居的標準化新型農村社區,確保20%農村社區化。
今年陜西省將繼續完成21個省級新型農村社區的規劃審查和技術指導。各市縣將完成1000個新型農村社區遴選工作,啟動規劃編制和項目建設。明年到2015年,加快推進1000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進度,使新型農村社區人口規模和主要設施水平高于我省農村村莊平均水平,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確保20%農村社區化,居住人口占農村人口的25%。
陜西省將按照600~1000人、1000~2000人、2000~3000人、3000~5000人、5000人以上等不同規模,科學規劃選址,優化居民點布局,扶持中心村、引導優勢村、控制一般村、搬遷零星村、整理空心村。設計符合當地實際、反映地方特色的新型農村社區標準化模塊,鼓勵實施清潔能源、有線電視入戶工程。統籌建設文體教育、醫療衛生、養老助殘等公共服務設施,積極建設“一站式”社區辦公服務中心,提高社區公共服務能力,幫助農民改變居住觀念,轉變生活方式,積極參與、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