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有良 汪 锳
六合區對口幫扶山陽縣聯絡組組長、山陽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舜(右一)與法官廟村黨支部書記楊偉共話“四方雙結對,共建示范村”
山陽縣法官鎮法官廟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風光,農耕文化、道教文化、躍進渠文化、茶文化、荷文化在此融合,形成了新的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山陽八仙鼓、情歌、孝歌、社火、面花、剪紙等,丹霞地貌自然形成了獅狗山、梯田、月亮灣景點。這些是法官廟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天然優勢。
“四方雙結對,共建示范村”的提出,開啟了南京市六合區龍池街辦和山陽縣法官鎮合作交流的新起點。“念好文旅融合發展經,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六合區對口幫扶山陽縣聯絡組組長、山陽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舜,對“四方雙結對,共建示范村”工作這樣進行概括,并將法官廟村作為共建示范村。
在共建中,法官廟村和龍池社區積極互動,明確文旅融合發展思路,按照產業綠色化、田園景觀化的目標,全力打造自然景觀、茶文化民俗、網紅打卡“三張名片”。形成以法官廟村、姚灣社區3A級景區為核心,構建靳家河、兩岔河兩條綠色長廊,重點打造瑞君生態觀光園、丹山源產業觀光園、高山茶葉觀光園,傾力打造“城鎮、旅游、產業、生態、文化”五位一體深度融合的旅游特色名鎮。
如何利用旅游資源優勢寫好文旅融合文章?資金投入是前提,蘇陜協作山陽縣聯絡組積極支持項目資金,每年至少安排500萬元,用于支持產業發展、鄉村建設。扶持龍頭企業,創新運營模式,發展糧食種植,在現有全國“一村一品”茶產業的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科技含量,形成品牌效應。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做好康養文章,發展特色艾草產業,使法官廟村產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明顯提升。
“在我看來,法官廟村依托自然稟賦、產業基礎、歷史文化,走文旅融合的路子,使法官廟村的基礎設施、特色產業、鄉村旅游等不斷得到提升。”李舜說,下一步要挖掘鄉村旅游背后的鄉村文明,在鄉村旅游中凝練鄉土特色、弘揚鄉土文化、活化鄉村記憶,提升旅游服務品質,不斷壯大旅游業。同時要將旅游產品與農產品深加工相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的鄉村旅游產業鏈,從而推動三產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