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張 宏
采茶女在茶園采茶
霜降過后,秦嶺深山大多數樹木紛紛落葉,可山陽縣法官鎮黃家店村起伏的山丘上,茶樹依然郁郁蔥蔥。“蘇陜協作項目支持我們對茶園進行擴建和提升改造,通過除草、剪枝、追施有機肥等科學管理,今年茶葉長勢良好。”在茶園的小道上,天竺翠峰茶葉公司負責人柳德朝邊走邊說。
據了解,黃家店村村域面積9.7平方公里,有耕地2721畝、林地2.3萬畝,轄10個村民小組718戶2624人。全村以發展茶葉、養殖、糧食油料種植為主導產業。
一條深溝,兩山相夾,清澈的溪流將民居一分為二。村民們感嘆:前山后山,林多地少,只能靠山、護山、吃山。
近年來,山陽縣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因地制宜謀劃產業,加大產業幫扶力度,建立聯農帶農機制,通過整流域推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幫扶到戶等有效措施,產業的規模持續擴張,農民的收入穩固增長。
“黃家店村目前發展茶葉1.4萬畝,其中可采摘茶葉6500畝,人均種茶5畝以上,全村有經營主體15個,其中企業5家,合作社5個,家庭農場5個,帶動農戶470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黃家店村黨支部書記阮家利說。
以茶為業、興茶植綠、靠茶致富成為黃家店群眾的共識。“茶葉在后續發展中,提質增效需要配套設施以及深加工來實現。”陜西瑞君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傳慧說。
據介紹,今年,蘇陜協作項目投資100萬元,用于天竺云峰茶葉公司生產車間擴建、加工設備更新、茶園提升改造等;投資300萬元為福青山茶葉基地新修4公里茶園產業路;投資150萬元用于陜西縱盛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建設和茶園觀光路修建;投資150萬元實施陜西瑞君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茯茶產業加工車間建設及設備購置。
李傳慧說:“蘇陜協作資金注入,為我們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也為茶農增產增收提供了保障。”
據當地村民講,此前群眾從清明前開始采茶,一般持續到5月中旬結束,春茶采完后,茶農的收益就畫上了句號。
柳德朝說:“明前茶鮮葉每斤一百五六十塊,清明后一天一個價格,最后鮮葉降到兩三塊錢。沒有夏秋茶加工企業收購,老葉茶就跟草一樣不值錢。”
“一年是茶,三年是藥,五年是寶,茯茶越久越值錢。”由草變成寶,清茶變茯茶,李傳慧算了一筆賬,“蘇陜協作資金扶持企業發展,我們開發了茯茶,一年可采摘三季,鮮葉產量翻了幾番,雖然價格不高,但群眾增收多了一倍。”
平地種糧,山上種茶,門口就業,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法官鎮黃家店村塔園溝組村民瞿詩財高興地說:“我在山上種了20畝茶葉,流轉給福青山茶廠,一年流轉費1萬多元,我們夫妻二人在茶廠就業,年收入6萬多元。”
“法官鎮按照整流域產業示范帶建設要求,圍繞靳家河和兩岔河流域,高標準規劃促進面上產業有規模,精準幫扶促進戶戶有產業,結實鏈條促進經營主體與農戶共同發展,基本實現了產業發展、主體壯大、群眾增收的良好局面。目前,全鎮茶葉面積發展到4.1萬畝,促進1000多戶茶農增收,戶均增收2000元。”法官鎮黨委書記雷丹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