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小華)今年以來,山陽縣紀委突監委出“集中管、規范轉、深入研、精準處、高效辦”五步工作法,強化問題線索管理,規范提升處置質效,實現問題線索“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分類細化臺賬,實現集中“管”。依據《紀檢監察機關問題線索管理辦法》,制定了《關于規范全縣辦理檢舉控告和處置問題線索工作辦法》,由信訪(案管)室圍繞基本信息、流轉情況、處置方式、辦理進展等建立問題線索總臺賬,針對不同類別、不同渠道建立線索專項臺賬,實時更新臺賬、定期核對臺賬,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賬賬相通,確保了問題線索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實現問題線索集中統一管理。
立足職能職責,實現規范“轉”。加強問題線索研判,信訪(案管)室進行過濾初篩,承辦部門二次篩選,減少無實質反映內容線索材料空轉。對甄別篩選的線索嚴格按管理權限、監督職責、聯系包抓分工進行分辦。對收到或發現屬于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受理范圍的信訪件或問題線索材料,按照“即收即報、對口上報”原則及時上報;聚焦縣委管理的黨員干部和重點領域問題線索,優先處置。
多方梳理甄別,實現深入“研”。受理問題線索后,按照集體決策、嚴格保密、高效便捷的原則,對問題線索逐一進行分析研判,嚴格按照“談話函詢、初步核實、暫存待查、予以了結”4類處置方式科學精準地提出處置意見。承辦部門按照依據充分、理由充足的研判思路,綜合日常監督掌握的被反映人有關情況、所在部門單位政治生態情況、以往有關問題的處置情況等諸多因素,對反映問題的真實性、可能性、有效性進行全面鑒別和判斷,研判問題線索核查的方向和重點。
綜合分析判斷,做到精準“處”。組織案件查辦部門深入學習四種處置方式適用的具體情形,提升精準運用處置方式的能力。通過綜合分析判斷,對反映問題比較籠統、模糊、輕微的問題線索大膽采取談話函詢,對反映問題比較具體、性質惡劣的問題線索采取初步核實,不僅大量節省人力物力,并且大幅提高初核成案率,同時把握政策策略,精準運用第一種形態,綜合運用談心談話、約談提醒等多種方式處置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強化動態管理,實現高效“辦”。《關于規范全縣辦理檢舉控告和處置問題線索工作辦法》中明確承辦部門收到問題線索后,1個月內提出處置意見,對初核6個月無實質進展或暫存待查超一年的要報告原因,對立案審查調查但未留置對象的案件要在一年內辦結,需延長時限的嚴格落實報批程序。制定了《審查調查工作績效考評辦法》,及時與承辦部門進行核對,動態掌握問題線索處置及辦理進度情況,對超期未處置,長期未辦結案件通過口頭、電話、督辦函、通報等形式及時跟進督促督辦,實現問題線索高效辦理。截至10月底,全縣共處置問題線索374件,同比增長23.4%,立案210件,同比增長65.6%;結案244件,同比增長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