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培訓
“這里工作環境挺好的,單位免費提供住宿,正常班8個小時,月工資7000元左右,多勞還能多得。”2月16日,正在安吉智行物流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上班的商南籍農民工黃雙來在電話里高興地告訴筆者,他以前常年在外打工,由于沒有技術,辛苦一年掙不了多少錢,當了解到“商南技工”實行就業一條龍、一站式服務的情況后,就報名參加了叉車培訓,培訓合格后通過定向輸出、企業直接吸納的方式,由培訓機構派專車送到公司上班。
說起品牌,更多人想到的是商品,但“商南技工”如今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品牌。近年來,商南縣大力推進技能人才培養,精心打造“商南技工”品牌,讓“商南技工”成為市場上響當當的勞務品牌。
商南縣堅持以提高勞動者技能、提升勞動者素質、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目標,鼓勵引導技能培訓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大中型企業積極參與實施技能提升工程,打造以電焊工、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叉車駕駛員、電工、砌筑工等五大專業為主的“商南技工”品牌行動,計劃到2023年底,全縣培養技工類人才8000人以上,打造一支有知識、有技術、有特色、有證書、有能力的“五有”“商南技工”品牌人才,并幫助其實現穩定就業,促進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針對江蘇等地企業技能型人才“招工難”與商南縣低技能農民工“就業難”的結構性就業矛盾,商南縣經過認真充分地調研,按照“訂單—培訓—鑒定—就業—服務”五位一體工作思路,確定將焊工、叉車工、電工等技術工種培訓作為主要工作方向,大力開展技工訂單培訓、定向輸出、促進培訓,使培訓與轉移就業精準對接,實現勞動力輸出地和用工企業間的“雙贏”。商南縣已圍繞“商南技工”這一勞務品牌,“訂單式”“定向式”開展培訓80多期,累計培訓4000多人,其中脫貧人口1100多人,培訓合格人員根據自身技能情況定向輸送至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的合作企業,人均月收入達6500元。
商南縣一方面通過信息采集、雙向聯絡、日常巡查等方式,主動收集江蘇省南京市萬德集團、金龍集團等大型機械制造企業用工信息,摸清企業用工底數和用工計劃,所需勞動者的素質標準等詳細信息,建立企業用工需求臺賬;另一方面組織全縣10個鎮辦開展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人員摸排工作,建立富余勞動力求職意愿臺賬。通過供需臺賬相結合,精準實現人崗匹配。商南縣已精準掌握40多家大型企業的用工需求,并與之確立了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
為了提升培訓質量,商南縣通過整合縣內現有培訓資源,結合江蘇等地技能人才需求,科學設置專業,購置培訓器材,重點培訓江蘇、浙江、上海等地企業急需的焊工、叉車工、電工等;建立培訓基地,積極爭取南京溧水人社部門或企業投入資金或器材,在商南建立焊工、叉車、電工等技能培訓基地,滿足當地勞動力的培訓需求。同時嚴格審查培訓教師的執業資格,建立專家援助機制,保持和江蘇等地品牌合作企業聯系,不定期邀請合作企業焊工技師、叉車工技師和企業工程師等來商南授課,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以達到提升培訓質量的目的。截至目前,商南縣圍繞“商南技工”這一勞務品牌培訓的4000多名各類技工,初次培訓后取得相應技能證書人數占比達90%。
商南縣積極與各合作企業加強聯系,建立技工實訓基地和服務平臺。由企業安排專人對技工學員進行現場實操指導,全程答疑解惑,確保每位學員在實訓期間都能把所學理論融會貫通,使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提高自身技能和企業要求之間的匹配率,增強就業穩定性。目前,商南縣已在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建立實訓基地8個。未來,商南縣還將在其他地區建立更多的實訓基地,幫助商南務工人員提升技能水平,增強就業穩定性。每期學員培訓結束后,商南縣及時組織學員進行技能鑒定,免費集中輸送至各實訓基地就業,建立跟蹤服務臺賬,專人負責,協調處理務工人員與企業之間的矛盾,避免矛盾激化,有力地保護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同時,幫助外出務工人員解決生活上的困難,讓其感受到來自家鄉的關懷,讓他們更安心,家人更放心。
“很多在外打工的商南人聽說了‘商南技工’的就業模式,專門從打工地趕回商南參加技工培訓,然后由培訓基地免費派專車定向輸送到南京萬德、金龍客車、創維電器、金萬辰生物等公司就業。”商南縣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章紅軍說。
為了把“商南技工”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勞務品牌,商南縣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推介“商南技工”勞務品牌,大力營造培育勞務品牌的輿論氛圍,使打造勞務品牌的工作家喻戶曉。目前,“商南技工”這一勞務品牌從業人員達6500多人,其中經過培訓的有4000多人,通過品牌效應帶動的有2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