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聚焦高質量發展要求和“四大名城”建設,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奮力推動經濟健康發展、平穩增長、逐步向好。上半年,完成生產總值41.77億元,增長2.2%,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限上消費品零售額等3項指標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商南縣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堅持縣級領導包抓重點企業、月調度分析等制度,頂格落實留抵退稅等穩經濟政策,減稅降費1.04億元;對142戶企業和22名優秀廠長經理進行了表彰,獎勵資金近1000萬元。深入開展叩門招商活動,浙江眾成、山東玉龍、海越集團等6家上市公司入駐商南,引進國能集團200兆瓦光伏電站等項目39個,實現到位資金129.71億元,位居全市第一。菊花水系列功能性飲品生產線等17個項目建成投產,硅科技產業園10萬噸高純硅生產線等79個項目超計劃進度,“六庫兩線一碼”項目全過程智慧管理平臺建設工作經驗在全市推廣,全縣139個重點項目開工在建121個,投資完成率50.12%。
同時,商南縣充分發揮工業發展、企業紓困、互助轉貸、批量貸等“四類基金”作用,為天元公司等18戶企業發放助企貸款2.28億元,幫助152戶中小微企業獲貸19.14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融資難題;協調解決項目用地、手續辦理等難題147個,申報儲備項目用地3000畝,萬達汽配、天河泥漿等6家企業擴產提效,盛彩包裝等3家停工停產企業即將復工復產,新增“五上”企業2戶、市場主體1074戶,中釩昌盛被評為陜西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示范企業。
在做強做大特色農業方面,商南縣新建特色產業基地258個、生態茶園1.4萬畝、供港蔬菜2700畝,種植食用菌1億袋、中藥材3.9萬畝,養殖梅花鹿2100頭、冷水魚250萬尾,首批高山蔬菜直供香港、澳門,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合作社26家,三文魚被評為全國名優特新產品,商南縣被評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富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已通過省級評審。
在加快旅游業發展方面,持續開展環境大清理、市場大整治、政策大優惠活動,做足“吃住行游購娛”文章,景區景點培優實現新突破,旅游市場快速復蘇。盤活小河三級電站等閑置資源,改建栗園山居、竹心沙等一批山水田園民宿,啟動陽城驛古軍事文化體驗等14個項目建設,金絲峽高空體驗項目建成試運營。大力發展節會經濟、賽事經濟,成功舉辦全省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2023中國秦嶺生態文化旅游節、原生態民歌民謠戲曲大賽、秦嶺山珍美食大賽等系列活動。截至8月底,全縣接待游客人數、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9%、152%,商南縣被命名為2023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名縣、美麗中國首選目的地、中國最美全域旅游典范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