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強化“一心三帶五協同”規劃布局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積極培育“四大產業增長極”,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協同發展,增強縣城核心區和“城富一體化”的承載力、輻射力,不斷提升312國道、丹江、滔河3條經濟帶的帶動力、支撐力。
商南縣強力推進縣城核心區和“城富一體化”建設,全力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綜合核心區和帶動全縣發展的主引擎。312國道經濟帶立足“+旅游”,打好綠色產業牌,做足“茶菌果”文章,在三產融合發展上求突破,著力打造引領縣域經濟發展“動力源”。丹江經濟帶立足“旅游+”,以金絲峽5A級景區提升、丹江流域綜合治理、蓮花湖水利風景區開發為核心,著力打造獨具旅游特色的山水畫廊,形成“上游金絲峽、下游蓮花湖、漂流賞畫廊”的旅游大環線。滔河經濟帶立足“生態+”,深入挖掘紅色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高山特色農業,有序做好礦產精深加工,實施丹南片區趕超發展戰略,補齊丹南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實現丹南丹北協同發展。
依托茶海公園、丹水田園綜合體等農業園區,培育特色農業產業增長極。大力發展茶葉、食用菌、狝猴桃等主導產業,培育一批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茶坊茶葉交易市場和加工廠建設,在每個鎮辦打造一個現代農業園區。聚焦“拳頭”產品實施視頻化全流程監管,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整合,加大商南鹿茗區域公共品牌宣傳力度。針對每個特色產業有計劃地培育引進一批生產、加工、銷售全環節、全鏈條的龍頭企業,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農業綜合效益。
依托境內蘊藏的豐富礦產資源,商南縣積極培育釩、鎂、硅、鐵等新材料增長極,鼓勵華源礦業、福盛釩業等企業升級改造、提質增效,支持推廣新技術,選用新工藝,開發新產品,引導礦產加工企業向新材料方向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具有先進技術、優秀人才的優勢項目,助推鎂橄欖巖全產業鏈、丹南釩產業等園區建設,圍繞礦產開發向下游產品發展,延長產業鏈條,帶動新材料產業整體發展。
充分挖掘縣域獨特生態、區位、資源、文化等潛能,培育大健康產業增長極。商南縣著力謀劃建設一批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醫藥健康產業項目,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地方優勢的醫藥健康產業集群。支持霄龍藥業等傳統中醫藥企業向現代生物醫藥企業轉型,打造商南中醫藥產業園區,構建中藥化學原藥生產、生物制劑研發、醫療器械制造和保健品生產四位一體的現代醫藥產業體系。構建健康養生產業集群,實現醫療資源與養老服務之間無縫對接。引導和扶持縣內企業利用杜仲、天麻、金銀花、桔梗、山楂等藥食同源中藥材,加大功能性食品、新資源食品、飲品等產品的開發。
深入發掘特色優勢文化旅游資源,培育大旅游產業增長極。依托金絲峽、陽城驛等景區,不斷提升品牌效應,帶動北茶小鎮、青山文碧峰等景區提檔升級,加快游客集散中心建設,探索推行旅游門票聯票制度,全方位提高“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服務質量。加快推進鹿城水晶文化產業園、金絲峽民俗文化體驗園等旅游園區建設,打造區域化、園區化、集群化旅游產業發展集中區。積極推進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等產業融合,加快富水高科食品科普體驗館、蓮花湖水上樂園、茶海公園以及數字文旅綜合服務項目建設,開發一批新的特色旅游產品,形成以“吃、住、行、游、購、娛”傳統要素為基礎,以商養學、閑情奇為補充的旅游產業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