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 亮
她從事著一個令人尊敬的職業,醫生。披星戴月,爭分奪秒,是她生活最真實的寫照;守護生命,任勞任怨,她擁有著高于常人的品質;從醫30多年,她用執著和汗水詮釋了什么是對生命負責,她用一腔真誠在平凡的崗位上寫下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詩篇。她是李敏,她將用一生的執著去堅守這個神圣的職業。
守候病人三天三夜
李敏今年51歲,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商州區人民醫院內一科主任,第三屆商洛市政協委員。1982年畢業于商洛衛校醫士專業的她,之后在西安交通大學和鄖陽醫學院取得臨床醫學大專和本科學歷,并在省人民醫院心內科、消化科專業進修學習。她從衛校畢業后就一直從事臨床工作,1996年以后以心血管內科為主。
從醫30多年來,她認真細致地接診每一位患者,病人搶救成功、病愈出院就是她最大的滿足和欣慰。她曾經接診過一名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室心梗患者,病人已經70歲了,在剛入院時就心臟呼吸驟停,情勢危急。她帶領全科室醫生采取心肺復蘇、電除顫等方法緊急搶救,使病人有了自主呼吸。然而,病人又出現了持續休克血壓,只能通過不斷地調整藥物,才能使血壓維持在正常范圍。這之后的三天三夜,李敏一直守候在病房內,不斷地對病人進行觀測和監護,隔半個小時為病人量一次血壓,直到病人的病情穩定下來,生命體征處于平穩,她才松了一口氣。二十多天后,病人恢復出院,之后,病人的心臟情況一直很穩定。“作為一個醫生,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病人健康出院。”李敏說。每次看到病人出院時,過來給她打一聲招呼,說一聲“李醫生,我走了,我的病好了,謝謝您。”時,李敏就覺得,自己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多年來,李敏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嚴謹的醫風,贏得了患者的高度贊譽和社會的認可,她先后被評為商州區衛生系統和商州區人民醫院先進個人,2014年9月被商州區委組織部和人社局授予“雙百”人才發展計劃重點支持人才的稱號,并享受“雙百”人才優惠政策。
良心比技術重要
也許所有醫生都是一個時間觀念特別強的人,李敏也不例外。作為科室的帶頭人,她常常第一個到達辦公室。她也經常從早上七點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回家后剛躺下,因為一通電話,又爬起床來到醫院。也許在去醫院的路上她還是疲倦的,可一到醫院,她就變得非常精神。“在疾病面前,一絲也不能含糊。”李敏告訴記者。隨叫隨到、廢寢忘食,這些詞用于她再恰當不過。
前年,一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午11:30來醫院,接診后李敏立即耐心與家屬溝通,給予迅速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從病人入院、溶栓治療開始,到溶栓后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她一直站在病人身邊,認真仔細觀察監護,一直到下午六七點患者病情穩定、癥狀有所緩解時,她才意識到自己肚子有些餓了,她一直忘記吃中午飯了。“病人把自己的生命交給我,我必須盡最大努力去搶救,根本顧忌不到其他的。”李敏說。
在李敏心里,有一個原則:只要是她的病人,她都會竭盡全力救治,讓病人花最少的錢得到最好的治療。“醫生的良心要比技術更重要。”李敏說。也因為她為人和善、醫術精湛,她多次收到患者的錦旗和感謝信,有時候面對一些特別困難的患者,她還給予其錢物資助,許多病人說她是“活菩薩”。
醫生就要不斷充電
李敏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她總是隨時隨地抓住機會充實自己,不斷學習心內科領域的新知識、新理論,也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區的心血管病論壇和講座。她常說“療效才是硬道理”,只有精湛的醫療技術、優質的服務,使病人有好的療效,才能使病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