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陜西省腫瘤醫院放射科主任趙學武
商洛日報訊(劉峰麗)趙學武,男,51歲,商州人,陜西省腫瘤醫院CT室主任,在職研究生學歷,副主任醫師職稱,陜西省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常委,陜西省抗癌協會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從事腫瘤影像診斷30年,參與編寫20余萬字的《腫瘤轉移學》并先后發表《MSCT在碘125粒子治療肺癌中的應用價值》《多層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胸部腫瘤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螺旋CT雙期掃描在小肝癌診斷中的價值》《甲狀腺癌的CT診斷》等放射醫學論文30余篇。陜西省中醫學院、陜西省醫學專科學校兼職教授。渭南市第二醫院、漢陰縣醫院外聘影像診斷專家。
趙學武,乍一聽像是一位習武之人,再看這五大三粗的身板,圓臉,寬額,濃眉大眼,也完全是一個武夫相。可是,在許多患者的眼里,他是一位妙手仁心的醫生;在醫界同仁的眼里,他是一位敬業的專家學者;在莘莘學子的眼里,他是一位諄諄善誘的導師;而在朋友的眼里,他就是即時雨宋江,總在緊要處隨叫隨到。他粗獷豪放,愛說愛笑,從當年那個懷有醫學夢想的青年學子到如今的醫界權威,30年來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只是為了當初的一句話:“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一
趙學武是商州區楊峪河鎮四合村人。家鄉地處城鄉結合部,因此生長在這里的人,既有農村人的吃苦精神,也有城里人的靈活思維。1981年7月,趙學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陜西省衛生學校,從商洛翻過秦嶺來到古都長安。那是他的夢想,也是全家人的盼望。3年寒窗苦讀之后,他信心滿滿地來到了正值籌建階段的陜西省腫瘤醫院放射科。為了不虛度時光,他先后到西安市第一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省人民醫院、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做一名“進修醫生”。正是這段“進修醫生”的經歷,使他完成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初步跨越。他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去閱讀大量的放射科片子,那厚厚的筆記本記錄著每一例典型片子的特征;他用一顆虔誠的心向每一位老師求教,他的“好奇心”促使他去親近接診的每一位病人,精進不退,勤學不止。1988年陜西省腫瘤醫院正式對外接診時,他立即以嫻熟的醫務水平、耐心細致的接診態度脫穎而出。
為了盡快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在科室老師的指導下,趙學武閱讀了許多CT、X線方面的書籍和雜志,使視野得到開闊,理論知識更加扎實。“CT引導下的全身各部位的穿刺活檢術”“碘125粒子植入治療中晚期肺癌術”等新業務、新技術,對他來講已經是輕車熟路了。除了工作,他把業余時間用在了學習上,短短幾年,就成長為科室的技術骨干。期間他匯總了近萬例臨床放射資料,對肺癌、肝臟血管瘤和肝癌、小腎癌和小囊腫、腦膠質瘤和腦梗塞等CT診斷水平得到了提高,其中肺部孤立性結節鑒別診斷、肺彌漫性病變、骨腫瘤診斷、梗阻黃疸性疾病診斷水平處在領先地位。
在學術領域方面,趙學武也頗有建樹,幾年來他先后在《現代醫學影像學》《現代腫瘤醫學》《陜西醫學雜志》等雜志發表了《MSCT在碘125粒子治療肺癌中的應用價值》《多層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胸部腫瘤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螺旋CT雙期掃描在小肝癌診斷中的價值》《甲狀腺癌的CT診斷》等醫學論文30余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參與編著的20多萬字的《腫瘤轉移學》,對中晚期腫瘤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全新的學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