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登暢 楊 文 王成斌
雖然森林公園建設在我國提出很早,但究其建設來講一直非常謹慎,縱觀國內國家森林公園建設也正在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完善之中,沒有一條現成的方案可資借鑒。
嚴謹求實,打造精美之品
“要留遺產,不留遺憾。”這是牛背梁森林公園建設者的座右銘。
在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2000公頃版圖上,如何揮灑妙手神筆書寫錦繡華章,讓游客既有賞心悅目的快意,又有觸動心靈的體驗,這取決于森林公園建設中嚴謹求實、爭創一流的信念,實施的“生態公園、文化公園、文明公園”建設戰略的推進力度,取決于把豐厚的自然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的水平和能力。“每個森林公園的建設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特色,既不能照搬,又不能脫離當地地貌、遺跡、景觀、生態這一核心”,對于初次嘗試森林公園建設來說,是擺在面前的一大難題。
“牛背梁森林公園一定要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要將其建成精品工程、一流的公園,決不能留遺憾”,這是縣長林錄印每次檢查牛背梁森林公園建設都要強調的話。按照這一要求,如何把牛背梁優秀自然景觀的美學價值、科考價值、生態價值介紹給世人是建設者們一直在思考、在探索的問題。為此,公園建設者先后對秦嶺周邊所有的森林公園,進行了實地考察,并對陜西乃至全國重要的森林公園進行了詳細對比,集思廣益后形成一致共識:要建就建一流的、原生態的國家森林公園。定位確定后,在每一次動工前的決策階段,他們都小心翼翼,反復惦量,集思廣益,自我批判,甚至是自我否定。從建園到現在,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四套班子領導碰頭會,領導小組會、專家蹉商研討會、現場辦公會……大大小小專題研究公園建設各類論證會不計其數,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惟恐因決策不慎留下敗筆,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和后果。
為此,他們首先從抓規劃入手,把景點建設融入柞水建設“西安第二生活區”總體布局,按照營盤旅游產業園的總體規劃,制定牛背梁森林公園建設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堅持先規劃、后開發、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原則,堅決杜絕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性開發和低水平開發,避免造成自然遺跡、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旅游資源的浪費,無論是羚牛谷人行步道,還是六尺嶺的防火通道,無論是綜合服務區建設,還是環山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都依此而行。其次是抓保護,在建設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對旅游景區建設而言是道難解的命題,而牛背梁在兩者之間卻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完美融合,這里的一峰一石、一草一木、一水一鳥無不鐫刻著建設者們的妙手仁心和敬畏之愛。據牛背梁管委會現場負責工程管理的黃國政介紹,在牛背梁基礎設施人行步道、防火通道的建設中,始終堅持“因樹制宜”、“因景制宜”,路繞著樹走,人繞著景行。牛背梁森林公園管理處要求所有施工單位未經允許,所有石頭、大樹、草灌都不允許移動和破壞。正是這種對大自然無限的關愛與崇敬之情,才造就了牛背梁森林公園原始原真原生的美景。
“牛背梁森林公園打造臻品,要體現在細節之中,每一塊磚的風格,每一條仿生欄桿的顏色,每個亭臺的材質,都必須與自然和諧”,每周都要走進公園建設一線的分管副縣長黨世民介紹說。讓天空依然明凈,讓河水依然清澈,讓小草依然碧綠,讓森林依然茂盛,讓陽光依然燦爛,讓秦嶺依然生輝,是讓決策者和建設者們產生共鳴的一致追求。
集中智慧,挖掘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