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丹鳳縣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發展機遇,該縣積極謀劃,繼續扛起“文化旅游名縣”這面旗幟,以“古寨、名人、生態游”為重點,做好丹江漂流、冠山石窟、龍駒古寨、四皓碑林、武關古城、平凹故里、商山風情園等項目,進一步整合資源,彰顯秦楚文化、古寨文化、會館文化、商鞅文化、四皓文化、宋金文化、平凹文化等文化資源特色優勢,拓展景觀景點的歷史文化內涵,創新旅游發展機制,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強化政策引導扶持,聚全縣之力打造“秦風楚韻、魅力丹鳳”這一旅游業新的金字招牌。縣上充分發揮區域內森林廣袤、江河縱橫、生態優美的優勢,注重品牌導向、文化導向和功能導向,精心包裝和深度開發丹江漂流、鳳冠山風景區、商山森林公園、桃坪原始森林等旅游產品,把觀光游覽與登山健身、科普考察、康體養生、尋古訪秘、探險獵奇、生態垂釣、休閑娛樂等活動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品牌目標清晰、文化特色濃郁、功能結構合理的生態旅游產品體系。以歷史文化特色為紐帶,精心策劃打造“龍駒古寨”旅游項目。巧妙挖掘歷史文化,以丹水鳳山為背景,將《商字四書》、《堯放子朱于丹水》等民間傳說、秦楚拉鋸、商鞅變法、宋金鏖戰、四皓傳奇、李自成屯兵、紅軍轉戰等創作排練出與《長恨歌》、云南《麗水金沙》、《云南映像》同等影響力的大型實景劇目——丹鳳朝陽,與“龍駒古寨”配套開發,融文化于生態旅游之中,傾力建設秦楚文化集中展示地,使文化旅游成為丹鳳的“名片”,努力建設“西部第一古寨”——龍駒寨。突破鄉村旅游僅提供農家樂餐飲這種單一方式,緊扣地域特色,著力打造梅子人家、葡萄人家、荷塘人家、山野人家等“八大人家”,結合開發婚俗表演、花鼓山歌、民俗風情,增強游客的體驗性與參與性,逐步形成規模,打造丹鳳鄉村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品牌,努力建設西安第二生活區。
縣上提出,用3—5年的時間,圍繞“商山丹水、秦楚古邑”這一總體定位,形成豫陜生態旅游線、大西安旅游環線、丹江文化風情旅游線三條黃金新干線,打造“中國最佳漂流休閑勝地、華夏歸隱養生第一山、中國秦楚文化休閑度假必選地”等三大品牌,讓夢想一步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