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打造綠色商州,即以開發商州綠色無公害農特產品為主,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商州屬北溫帶季風性氣候區,年均降水量725。5毫米,河流眾多、水源充足;年均日照2123。8小時,年均地表氣溫14。8℃,無霜期233天,熱量豐富;境內無大型工業污染源,適合多種植物生長,是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理想生產地。近年來,商州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為載體,以提高農產品質量、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依托種植、畜牧、旅游等重點生態產業開發,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著力打造國道沿線百里“綠色長廊”。先后建成天士力、千禾藥業劉灣中藥材示范園等18個無公害藥源基地,沙河子胡蘿卜、楊峪河雙孢菇等6個無公害蔬菜、食用菌基地,大荊、牧護關等9個無公害畜產品基地。目前,黑龍口洋芋、豆制品等4個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農業部批準認證,沙河子胡蘿卜、劉灣大蒜等7個無公害生產基地通過省農業廳審批;“商山桔梗”、“商州天麻”、“孝義柿餅”、“黑龍口白條肉”、“黑龍口豆腐”、“大荊畜禽”等農產品已在省內外形成品牌效應。今后,要繼續大力實施“千百萬”工程,加大商州地方名特產品商標注冊,綠色食品、無公害產品認證工作力度,下大力氣培育一批品質優良、受消費者青睞的名優農特品種,著力打造陜東南無公害綠色農特產品生產基地。
著力打造和諧商州,即積極實施各項惠民政策,有效改善民生,全力構建和諧、文明新商州。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全面落實各項就業再就業政策,廣泛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就業率大幅提高;以創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區為目標,大力實施危房校舍改造和農村寄宿制學校工程建設,教學條件得到有效改善;進一步完善城市低保,穩妥推進農村低保工作,基本實現了分類施保,應保盡保,企業離退休人員、殘疾軍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待遇和生活保障水平有了相應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有效落實,新農合運行機制不斷完善,參合率達到95。28%,實現穩中有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啟動實施。全區逐漸呈現出富裕、和諧新氣象。今后還要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扎實推進民生八大工程,廣泛深入開展民生二十問活動,大力實施“十件實事”,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有效改善民生,積極構建富裕、和諧、文明新商州。
著力打造平安商州,即以平安穩定的良好社會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以深入開展“平安商州”創建活動為契機,高度重視信訪穩定工作,建立健全了區級領導干部包抓信訪重點案件和信訪接待日制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制度、干部下訪制度等長效機制,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接訪、大化解活動,信訪工作基本實現了“一控四降”目標;對道路交通、民爆煙爆、“三夏”等重點行業、重點時段集中開展安全檢查和監管,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經濟損失均呈下降趨勢;開展嚴打整治大會戰活動,通過“打黑除惡”、“命案必破”、“打盜搶追逃犯”等專項行動,加大打擊震懾力度,有效預防和控制了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發生,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商州的命案必破率和平安創建知曉率均居全市前列。為進一步深化平安商州創建,今后還要不斷強化創建基礎,加大宣傳和打擊違法犯罪力度,深入持久地開展“大接訪”活動,千方百計化解社會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努力為商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作者系中共商州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