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洛南縣委副書記朱春青
經濟結構問題是事關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戰略問題,其核心是通過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實現結構合理、穩定,進而實現經濟平穩健康持續運行。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們提了個醒,充分暴露了我縣經濟結構存在的問題。按照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根本要求和“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就洛南縣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問題談點意見。
一、著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布局。主要抓好四件事:一是按照“擴大規模、提高品質、搞好精深加工和銷售”的要求,著力抓好生豬、烤煙、核桃、蠶桑、薯芋等覆蓋全縣或覆蓋若干鄉鎮的特色優勢骨干產業;二是鼓勵支持各鄉鎮因地制宜,自主地創造性地抓好小區域性的“小、特、專、精”產業或產品,如蔬菜、鮮果、牛、羊、雞、食用菌、豆腐干、粉條等,實現產業(產品)區域(鄉鎮)布局合理和區域(鄉鎮)協調發展。三是圍繞服務“三農”,圍繞農產品加工、包裝、流通,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四是堅持不懈地抓好“水、電、路、氣、訊、田”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特色優勢產業開發和農村二、三產業繁榮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二、著力發展生物資源加工工業,調整工業經濟結構。有色金屬特別是鉬礦開采加工業占我縣工業的比重過大,其他加工工業過弱,工業結構過分單一,工業經濟穩定性差風險性大,是我縣工業經濟結構存在的根本問題。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建立一個相對多元的工業結構,實現“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主要抓好四件事:一是按照“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深度開發、永續利用”的要求,繼續抓好以鉬業為重點的有色金屬開發。二是圍繞生豬、烤煙、核桃、蠶桑、薯芋等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抓好生物資源加工工業。這是調整優化我縣工業結構的關鍵所在。對百萬頭生豬加工、核桃油加工、1。6萬緒繅絲加工、洋芋精淀粉加工、9。8萬噸紙漿板加工等項目要從征地融資到廠房建設,從基地建設到加工銷售一個一個研究,力爭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全部建成投產正常運轉。三是積極探索開發鉀長石、陶土,擴大開發石灰石、螢石、絹云母等非金屬加工工業。四是著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認真研究制訂實施鉬、金、鐵、煤、水泥等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計劃,推進有色金屬資源整合和企業并購重組,鼓勵鉬業內強強聯合和上下游一體化經營,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開發利用效率。鼓勵支持現有工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適應市場變化,開發適銷對路產品,推進產品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經營水平。積極組建信貸擔保機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三、著力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實現三大產業協調發展和良性互動。三產發展嚴重滯后,既嚴重制約一、二產業發展,又影響著三大產業的協調發展和良性互動,是洛南經濟結構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快發展三產,主要抓好四件事:一是抓交通。交通本身屬于三產的一個重要部門,它對一產、二產和三產內部其他產業部門發展影響十分巨大,打破交通瓶頸制約是當務之急。一要爭取省市支持,用十年左右時間實現洛源至河南盧氏(東西向)和商州至潼關(南北向)兩條高速路的規劃和建設,當前工作重點是盡快爭取商州板橋至洛南的高速公路規劃設計和動工建設。二要爭取省市支持洛南境內的省道改造。三要全面加強縣內通鄉油路和通村水泥路建設。二是抓旅游。一要依托生態資源著力發展綠色生態游,重點抓好老君山景區開發和撫龍湖景區開發。二要盡快爭取省上立項建設華山南線旅游區,并以此推動縣城至巡檢,出潼關的高速公路立項建設。三是改造提升商業(批發零售業)、賓館餐飲等傳統服務業,著力發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四是抓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教育人、培養人、提高人,著力開發好人力資源。通過以上四項重點工作推動洛南三產加快發展,在洛南推動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而推動一、二產業發展,形成三大產業協調發展和良性互動的格局。總之,要學會用“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經過十年努力,形成一個主業突出、多元發展,三大產業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穩定的合理的安全的縣域經濟結構,減少經濟運行的風險性,實現洛南經濟的穩定協調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