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深入酒店、超市督查糾“四風”問題
“鐵峪鋪鎮某村黨支部書記馮某利用職務之便借用他人名義騙取生態搬遷安置房補貼資金被開除黨籍;花瓶子鎮某村村醫吳某提供虛假證明為他人違規享受合療報銷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這是丹鳳縣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今年以來,丹鳳縣紀委監委嚴格落實省市部署要求,以“三個年”活動為契機,圍繞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積極探索“點題+破題+解題+答題”工作機制,集中力量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深挖背后責任及腐敗根源,推動專項整治工作走深走實。
堅持高位推動,精準“點題”
丹鳳縣成立了分管縣級領導任組長的6個專項整治工作專班,向5名分管縣級領導印送專項整治工作提示函,督促牽頭部門制定本領域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壓實工作責任??h紀委監委通過調研座談、一線走訪、風險排查等方式,抓住每個領域著力點、關鍵點,瞄準重心,靶向施策,制定鄉村振興、教育、醫療、住房、營商環境、糧食購銷等6個方面30項重點內容任務清單。各牽頭部門根據本領域任務清單研究制定整治措施,每月初列出重點任務,明確具體責任人,實行臺賬化管理,深入開展“點題”整治。
堅持對標對表,靶向“破題”
縣上采取“掛圖作戰”模式推進,將專項整治6類30種情形繪成簡約明晰的整治重點,將6個關鍵環節,按照時間順序分解標注到每個月每個階段每項目標任務,建立4項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做到“一張圖管到底”。暢通3種監督舉報渠道,張貼專項整治公告1600多份,公布信訪舉報電話、網上郵箱,建立“民情議事會”,發揮“清廉丹鳳”大數據監督平臺效能,受理群眾信訪舉報14件。堅持責任部門自查、紀檢監察機關常態化督查、信訪問題核查三條線同步推進,對標對表梳理各領域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制定整改措施。截至目前,各牽頭部門自查摸排發現問題142個,立行立改105個,移交問題線索20個,建立健全制度機制21項。
“我們成立了專項整治專班,建立‘室組’聯動監督‘1234’工作機制,采取‘明察+暗訪’‘四不兩直’等方式,深入各領域開展監督檢查,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線索優先處置、深挖細查。”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
堅持嚴督實導,合力“解題”
“你好,我們是縣紀委監委的干部,請問你周圍居民有沒有違規享受廉租房、公租房?”“你們在醫院看病時有沒有醫生亂收費?”“你們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些什么困難?有沒有單位和個人吃拿卡要、辦事推諉扯皮的?”連日來,丹鳳縣紀委監委干部深入村(社區)、居民小區、企業走訪,收集群眾及企業反映問題。
縣上充分發揮“四項監督”貫通融合十項機制功效,建立“室組”聯動監督“1234”工作機制,采取“明察+暗訪”“四不兩直”等方式,分層級、分領域、分階段開展監督檢查45場次,發現問題90個。通過下沉一線“找”、部門聯動“移”、專項巡察“捋”、暢通渠道“訪”、存量起底“篩”,深挖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運用“紅黑榜”通報整治情況。到目前,查處鄉村振興、教育、醫療、住房、營商環境等領域問題線索45個,黨紀政務立案35件,結案16件,處分17人,實施“第一種形態”9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印發專項整治“紅黑榜”3期。
堅持協同聯動,高效“答題”
鄉村振興領域持續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機制,清理村集體經濟合同4445份,對9個村集體經濟項目聯農帶農機制落實不到位、43份村集體經濟合同逾期未續簽等問題建立臺賬,督促按期整改到位。住房領域全面打擊保障房監管失責、落實“保交房”不力、不動產辦證難等問題,清退違規享受保障房13戶,化解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完成5個小區4027戶房屋首次登記。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建立營商環境“三督三治三單”工作機制,落實審批“一對一”服務,建立重點項目審批一站式“綠色通道”,多渠道推廣“非接觸”式辦稅模式,申報率達99.2%;召開“服務企業早餐會”11次,解決企業難題33個,縣級領導“雙包一解”累計解決問題67個。
“下一步,縣紀委監委將緊盯鄉村振興項目資金落實、教育醫療作風和腐敗問題、破壞營商環境、保障性住房違規審批、監管失責等行為,持續開展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監督檢查,對在整治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推諉扯皮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責問責。”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