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丹鳳縣認真落實“三個年”活動部署要求,建立了“聯合審核、集中審定、合力審辦、高效審批”機制,探索制定《丹鳳縣投資建設項目審批幫辦代辦服務管理辦法》,公示公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緊盯重點關鍵、拿出硬措施,奮力推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走深走實。
丹鳳縣審批、發改、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等11個部門組建項目前期手續“集中審批”工作專班,抽調27名業務骨干每月開展為期一周的集中審批,對7類31項審批事項進行集中會審、現場辦公、幫辦指導,不斷提升審批效率,改變以往企業反復、重復提交材料為“最多跑一次”,“材料不齊不能辦”為“一邊提供材料,一邊受理審核”,部門逐一“串聯”審批為多方同時受理的“并聯”模式,實現“一家牽頭、信息互通、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和全鏈條、各環節無縫對接,同頻發力。
丹鳳縣推行“容缺受理+幫辦代辦+承諾制改革”等舉措,構建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若涉及多項審批事項,結合項目具體情況,采用“一次申報、同步審核、多證聯辦”的極簡審批方式,精簡審批環節和事項,壓縮審批時間。7月份入庫的68個項目中,“集中審批周”期間完成項目立項33個、環評12個、人防1個、規劃許可證3個;39個項目環評手續、36個項目綠化設計方案、1個項目節能審查實行豁免審批;67個項目文物保護審查、62個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32個項目占用農業灌溉水源審查以函件代審形式審批辦理,申請材料減少55%,審批時間提速81%。
按照現行項目報批流程,建設單位取得用地后,須先設計方案并通過技術審查,取得規劃兩證、完成施工圖消防審查后,才能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往往需要3—4個月時間。容缺受理優化流程后,實施分階段施工許可,建設單位在取得用地手續、完成總平面圖初步規劃方案、確定施工單位后,便可申請辦理分階段施工,開始基坑開挖、土方外運及邊坡支護作業,同步繼續完善規劃設計方案和其他前期手續,大幅減少項目開工前環節和周期。今年開工建設的中天禹辰智能制造產業園、棣花三產融合示范園、新雨丹中藥科技食藥園等15個省市重點項目,采用分段實施等方法,項目建設速度全面提升,動工周期節約40%。
丹鳳縣制定《丹鳳縣推進“標準地”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大力實施“標準地”改革,建立由縣域工業集中區管委會牽頭抓總,自然資源、住建、審批等13個單位協同推進的責任體系,對新建工業項目按照“7+1”模式,提前完成環評、節能、水土保持、礦產壓覆、地災評估、地震安全評價、文物保護評價等7項區域性統一評估,同時先行設置控制指標和實現通水、通電、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條件,待項目落地時,采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彈性年期出讓、長期租賃等方式進行“標準地”供應,改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實現了“交地即發證,拿地即開工”。今年以來,全縣探索推進300畝國有建設用地“標準地”改革,為納米鈣基新材料產業園、現代工業智能制造產業園等一批項目落地實施提供了堅實保障,預計每年為企業節省各類評價服務、審查服務費用約1000萬元。
?。ㄊ形母镛k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