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鑒定的經驗積累是一種信息儲備,以往的中國書畫鑒定大家之所以能成為大家,都是因為其頭腦中儲備著大量的書畫鑒定經驗與知識。但是,任何一個人頭腦中的信息儲備都是有限的。能把眾多人的經驗與知識存入一個大容器,能把一人一地的信息倉儲與他人他地的信息時空相連接,能把一個人的思維與眾多人的智慧聯合起來,這就是數據庫與信息化的優勢。所以我們應該建立一個權威的中國書畫鑒定數據庫,并充分發揮其海量存儲優勢,把與書畫鑒定相關的各種信息歸納整理存儲起來。
建立書畫家作品備案體系
中國書畫原創作品與仿品、贗品交匯合流之久、之廣、之多、之雜,非常復雜,且層出不窮,日積月累的識別需求使書畫鑒定行業越來越不堪重負。因此需要提醒人們:治理書畫贗品泛濫的歷史重任,不應僅僅放在鑒定者肩頭,中國書畫贗品泛濫的災情,不僅凸顯出了書畫鑒定方面的嚴重問題,同時也凸顯出了書畫管理方面的嚴重問題,因此必須在書畫管理與書畫鑒定兩方面雙管齊下來治理。
其實,當代書畫創作、收藏、交易、研究的各個方面已經有了某種方式、某種程度的管理。如書畫家在其作品創作完成之時,都會在畫面中簽名蓋印,這也是一種管理措施。書畫家讓作品自身佩帶了一項“身世證明”,這種方式可以讓別人通過查看題款和印記,了解作品與作者之間的關系,也具有一定的防偽作用。但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造假水平的提高,它的效力已經很弱了。雖然許多書畫家有各自的防偽方法,收藏家以及收藏機構都有各自的管理措施,但還是會常常防不勝防。因此,以科學的手段建立藝術品科學備案認證系統便顯得尤為迫切。
怎樣才能為在世的書畫家作品防偽備案呢?具體來說,可應用光學技術鎖定書畫作品特定點的微觀形貌和物質成分數據進行有效備案,這是十分有效的防偽方法。此方法可以顯著增強書畫作品自身的證明力,因為任何高超的復制技術只能復制作品的藝術形態,而無法復制作品物質形態中的微觀世界。當然,鎖定并不等于保真,但卻是取得作品唯一性的“鐵證”,所以,對于藝術品管理者而言,還應該將作者和作品鎖定在一起,將經手人和交易者鎖定在一起,將鑒定人與鑒定機構鎖定在一起,將交易雙方的交易情景鎖定在一起,尤其是對于那些目前還不能斷定真偽的藝術品,尤其需要鎖定交易情景。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由藝術品真偽引發的較量是不可避免的,并形成了一個具有持久性、普遍性的社會問題。面對中國書畫錯綜復雜的歷史,特別是面對當代中國書畫贗品泛濫的現實,要充分認清書畫贗品災害中所潛伏著的巨大破壞力。我們不僅要充分肯定傳統經驗鑒定所擁有的生命活力,從書畫作品藝術形態、物質形態兩方面進行研究,同時還必須注重數據庫建設與信息化服務,推動中國書畫鑒定的學科建設,創建中國書畫檢測備案的新興文化業態。(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