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記者 馬澤平 通訊員 韓琳)3月24日清早,時斷時續的春雨籠罩著柞水縣偏僻山區小鎮曹坪。但泥濘的山路絲毫沒有阻止梅光華當天的行程,一大早,他就帶著草帽出門了。“花卉產業基地要在我們椒坪村租地50畝,我要趕快為村民確定好地界,讓富民產業早日辦起來。”在椒坪村已經做了20年的老支書梅光華提起椒坪村被兼并之后,充滿了期盼。
曹坪鎮原椒坪村位于曹坪鎮政府北面8公里處,與鎮政府所在地的中坪村相鄰,兩村雖然緊鄰,但村情卻相差較大。椒坪村是個只有210戶600余人的小村,耕地面積524畝,人均不足一畝。中坪村近年來完成了整村推進、亮化、綠化及美化一系列項目,魔芋、中藥材種植、水產養殖也初具規模。但相鄰的椒坪村一直沒有自己的特色產業,村民盼望像中坪村一樣安裝上太陽能路燈實現村莊的亮化,更希望有企業落戶本村,讓自己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去年年底,并村計劃確定,椒坪村、紙房村、鐘山村都并入原中坪村,成立中坪社區。合并之后,村干部的退與留怎么辦?社區干部里沒熟人了,路更遠了,辦事是不是更難了?后進的村子會不會拖先進村子的后腿,讓先進村村民的實惠打折?原椒坪村、紙房村、鐘山村和中坪村群眾顧慮重重。
然而,事實證明,這些顧慮是多余的。正忙著在原椒坪村五組為征地的村民確定地界的67歲梅光華說:“這是第一個落戶我們椒坪村的企業,我們村的婦女以后就可以在家門口就業,既能掙到錢還能照顧家了。”梅光華說,并村后自己已退出社區黨支部班子,但是看到村民出租土地很信任他,還是很樂意前來為群眾辦事。“曹坪鎮2015年的計劃中,將在原椒坪村安裝60盞太陽能路燈,并逐步實行院落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原來作為一個小村沒能實現的項目并入社區之后正在逐步實現,我這個老支書很欣慰。”
原紙房村二組村民陳志山說,我們村子原來發展落后于別村,現在成了一個組,擔心發展就更沒有指望了。以前紙房村因和中坪村協調不下來,通村水泥路沒指望?,F在合并成一個社區,水泥路已經規劃好,馬上就可以動工,這讓想修路致富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對村民陳家茂來說,并入社區是件值得高興的事。“社區有人按時坐班,只要去辦事就能找到人,辦事也正規,不用為點事來回跑了,比以前在村上辦事方便多了。”原來村干部既要干農活還要為百姓辦事,農忙時想找村干部蓋個章子、辦個事,有時都不能及時得到辦理?,F在,這一問題也解決了。
中坪社區支部書記宋清潔告訴記者,通過并村,基層干部的待遇及素質都得到了提高,有了社區的專職辦公人員,鎮干部聯村也覺得比以前輕松了,村干部完成鎮上安排的工作無論從速度還是質量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F在,中坪社區不僅實現了組織形式的合并,而且“并”出了生機與活力:過去難解決的問題,現在容易了;過去不敢辦的事情,現在有能力辦了。